據悉,智慧水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特聯網、無線網絡和軟硬件,聚合各類水務信息,為政府、企業、市民提供無處不在的信息化服務,實現全面、可感知的綠色智能水務。
據悉,智慧水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特聯網、無線網絡和軟硬件,聚合各類水務信息,為政府、企業、市民提供無處不在的信息化服務,實現全面、可感知的綠色智能水務。那么,未來智慧水務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約占全球水資源的6%,次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2018年,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7462.5億立方米,同比減少4.5%,人均水資源量2008.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水務行業的傳統領域包括供水和污水處理兩個子行業,行業發展程度與經濟增長水平、人口數量及城市化進程等因素高度相關,近年來我國城市及縣城供水量和污水處理量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行業運營基礎穩定。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與資源集約利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水務存在著浪費嚴重、效率較低等缺陷,需要發展智慧水務來更好的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2018年,我國水利信息自動采集和水利信息網絡基本覆蓋全國,水利日常工作基本實現計算機化,在線數據快速增長,應用系統數量迅速增加,水利信息化綜合體系墓本形成。智慧水務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務信息化的基礎上將獲得快速發展。近年來,智慧水務已成為傳統水務領域轉型升級或業務拓展的重要方向。事實上,伴隨著“水十條”等利好政策的落地,環境治理強調用效果說話,行業對精細化的管理需求增高,智慧水務已成為我國傳統水務領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并由此釋放出頗具想象空間的市場體量。
1、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2220立方米,預測到2030年人口增至15億時,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660立方米。按國際上一般承認的標準,我國為人均水資源少于1700立方米的用水緊張國家。有關專家發出警告,從2010年開始,我國就將進入嚴重缺水期,而到2030年,我國所有可利用的水資源都可能被“吃光用盡”。
2、水資源浪費嚴重
工業生產用水效率低,導致成本偏高,產值效益不佳,單方水的GDP產出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國大多數城市工業用水浪費嚴重,平均重復利用率只有30-40%,目前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平均為63.42%,無法與先進國家相比。
3、水污染形勢嚴峻
由于改革開放初期只注重發展速度、忽視環境影響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使水資源遭受嚴重污染:流經城市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三江(遼河、海河、淮河)和三湖(太湖、滇池和巢湖)均受到嚴重污染,藍藻時常暴發;在七大水系100個國控省界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36%、40%和24%。此外,城市地下水約有64%遭受嚴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為輕度污染。
中國智慧水務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水務1.0階段,以自動化控制為核心,著眼于工藝優化以及生產效率的提升;水務2.0階段,以企業信息化為核心,更多地在企業資源管理、移動應用、算法應用方面進行突破;水務3.0階段,則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的綜合應用。
目前,中國智慧水務行業市場規模尚未釋放,再加上多數水務企業是由原來的傳統水務企業演變而來,在傳統主營業務基礎上向智慧水務拓展。中國智慧水務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標桿性企業,因此可以說行業的市場飽和度偏低。
據悉,中國共有660多個城市,2500多個縣城和30000多個行政建制鎮,每個城鎮基本上都擁有給水排水系統,但大部分水務公司處在信息化2.0階段,處于向智慧水務方向拓展的階段。再加之現有的智慧水務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標桿性企業,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新興技術和智能工業的不斷融合,這一產業發展空間具有明顯的前景。
城市給水排水系統作為智慧水務發展的重要基礎以及城市供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提升、運輸、儲存、調整以及分配水源的功能,承擔著為城市輸送和排放生活和生產用水的重要任務。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中國,全國自來水廠平均產銷差率高達30%,在中西部缺水城市甚至超過45%,東北部分城市超過50%,城市水網中漏損水量的經濟價值高達200億元以上。智慧水務的建設能夠有效地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情況。
智慧水務是解決水資源緊張、水安全環境以及節約用水等問題的重要途徑。即借勢“互聯網+”,智慧水務解決方案與IT系統、大數據服務手段緊密結合,可因地制宜支持水務企業高效利用能源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水務投資規模的增加,智慧水務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預計到2023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規模將達到251億元左右。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業利潤率逐步走低,水務企業出于成本控制考慮,在節能降耗、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等方面都更加精細化。而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目前國內傳統的水務行業正在借助“互聯網+”,以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新趨勢,向智慧水務轉型,并快速發展。因此,市場上對相應智慧水務產品的需求,也將加速增長。“十三五”期間,中國水務企業面臨著適應經濟新常態的重大挑戰,面對“生態文明建設”、“國企改革”等政策推進力度增強、“云物移大智”技術應用日益廣泛、提高運營決策效率需求更加急迫的發展環境,信息化必然成為水務企業轉型發展的有力工具,“智慧水務”建設勢在必行。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新興技術和智能工業的不斷融合,智慧水務發展空間具有明顯的前景。
《2020-2025年智慧水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結合近幾年行業的情況,對其政策環境、行業壁壘、投融資情況、競爭格局、市場規模、供需關系、戰略規劃等進行研究。同時通過分析國外領先地區的業務模式,給予行業一些數據上的支持,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未來智慧水務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智慧水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智慧水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約占全球水資源的6%,次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信電子表示,比亞迪電子的電子煙業務已經完成專利布局,產線進入試生產,預計6月可能進入大規模量產,具體進度取決4...
智能制造裝備,即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
據悉,煤制乙烯是指以煤炭為原料生產乙烯的技術路線,其主要工藝裝置包括煤氣化制合成氣然后將氣凈化,接著降凈化合成...
HM因童裝不符標準被罰13.425萬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H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再次被行政處罰,1...
兩輪電動平衡車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它與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車輪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兩輪并排固定的方式。兩...
花露水是主要用作遮蓋氣味、殺菌、消毒、去污、賦香等方面?;端话阆銡饧儍魺o雜味,在-5℃的低溫也不能產生渾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