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整機價格戰以及面板漲價等多重因素疊加,電視市場整體低迷,盈利能力持續衰減,而液晶電視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技術已經觸及天花板,難以實現突破。與此同時,新一輪消費升級加快,用戶需求已經從單一功能性需求轉變為更注重品質、健康的需求,行業變革一觸即
據了解,液晶顯示器簡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采用一種介于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加熱呈現透明狀的液體狀態,冷卻后出現結晶顆粒的混濁固體狀態的物質。用于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分子結構排列類似細火柴棒,被稱為Nematic液晶,采用此類液晶制造的液晶顯示器也就稱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電視是在兩張玻璃之間的液晶內,加入電壓,通過分子排列變化及曲折變化 再現畫面,屏幕通過電子群的沖撞,制造畫面并通過外部光線的透視反射來形成畫面。
世界上第一臺液晶顯示設備在20世紀70年代初由日本夏普制造,被稱之為TN-LCD(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20世紀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出現,同時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技術被研發出來,但液晶技術仍未成熟,難以普及。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產技術,LCD工業開始高速發展。
新冠疫情、整機價格戰以及面板漲價等多重因素疊加,電視市場整體低迷,盈利能力持續衰減,而液晶電視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技術已經觸及天花板,難以實現突破。與此同時,新一輪消費升級加快,用戶需求已經從單一功能性需求轉變為更注重品質、健康的需求,行業變革一觸即發。那么,未來液晶電視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2020年液晶電視量價額齊跌,電視行業需要高端化轉型。業內認為,未來,電視高端市場或形成QLED電視、OLED電視、ULED電視、MicroLED電視、激光電視共同競爭的局面。
疫情意外引爆了全球電視機市場,以TCL、海信和小米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LCD電視機上賺得盆滿缽滿,就連三星都坐不住了。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以來,LCD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的局面仍在持續。12月下旬,32吋至75吋TV面板的價格均較前期上漲2美元至5美元不等。
據預測,至2021年1月份,32寸TV面板將維持2-3美元的漲幅,50寸面板供應持續緊缺,2021年1月份可能會上漲4美元,55寸及大尺寸面板的漲幅更將達到5-6美元。
在如此強勁的走勢下,作為電視制造行業領頭羊的三星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根據Omdia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今年電視大賣,三星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2021年銷售目標更積極,將挑戰5000萬臺的出貨。
疫情流行讓人們更多地待在家中,導致2020年全球電視市場相關都迎來了異乎尋常的火爆,美國媒體報道,封鎖期間有家庭每周看電視超66小時或每天超8小時。最夸張的還是英國,在疫情高峰期,英國人將40%醒著的時間都花在了看電視上。
國際權威調研機構英國未來咨詢指出,隨著西方消費者將可支配收入從戶外旅行轉移到家庭生活,很多家庭都新買或升級了電視機,尤其北美地區增長率冠絕全球,2020年銷量同比增長了15%。
2020年游戲行業出奇火爆,索尼PS5游戲機甫一發售便一機難求,微軟的XBOX Series X同樣火爆售罄,任天堂的利潤增長了兩倍。
2020年全球電視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47億臺,同比增長2.6%;在大尺寸化的帶動下,出貨面積將達到1.6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7%。
奧維睿沃(AVC Revo)的《全球TV品牌出貨月度數據報告》指出,2020年三季度,全球電視機出貨量達到6690萬臺(包含OLED屏幕電視機出貨量100萬臺),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下降9.1%,中國以外的市場出貨量卻大漲19.9%。
海外市場中,北美市場最為火熱,前三季度電視機共出貨3910萬臺,同比增長19.6%,已經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視機市場。
在這波旺盛需求的帶動下,中國品牌全球化迅速提速,TCL、海信、小米躋身全球前五大品牌的3-5位(三星、LG分列第1、第2名),而全球前五大品牌更是占了全部出貨量的56.7%。
LCD電視需求火爆導致供不應求。數據顯示,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投片面積同比下降1.3%。這也是過去五年來,LCD電視面板產能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情況。全球LCD電視面板市場供需趨緊,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呈現持續性供不應求現象,面板價格開始強勁上漲。
主流尺寸的面板價格從今年6月開始觸底反彈。截至12月,主流尺寸的面板價格漲幅均在60%以上。其中,32英寸的高清面板價格反彈最為迅猛,漲幅超過90%;43英寸到55英寸的超高清面板價格漲幅已超過60%;6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價格漲幅雖然較為溫和,但也達到30%以上。半年內,面板價格如此激烈的上漲,一方面反映了疫情催生的“居家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是面板供應端產能分配“去TV化”的結果體現。
“成本上漲”和“缺貨”成為橫亙在2020年下半場的關鍵詞,這無疑給整機品牌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隨著終端價格上漲,年末的促銷期對于品牌廠商來說可謂喜憂參半。接下來,整機廠商需要重新思考2021年的價格定位和產品策略,而這也將成為2021年全球電視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
在彩電市場,液晶電視(LCD)仍為主流產品,由于液晶屏幕被動發光的先天性缺陷,響應時間長、色彩層次感差、可視角度小等問題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所以,液晶電視事實上已經到了產業周期末端。據悉,液晶電視與OLED電視的價差明顯縮小。從2020年6月至今,液晶電視面板的采購價已經連續一年上漲,主要原因包括:上游驅動芯片、偏光片、玻璃基板和其他電子元件供應短缺,成本上漲;三星、LGD等面板廠加快退出LCD領域,帶來供給收縮;下游應用需求旺盛,外銷增長等。其中,32英寸液晶面板價格累積漲幅高達1.5倍,43英寸、50英寸、55英寸液晶面板價格均已翻倍,65英寸、75英寸等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也上漲了30-60%。而且,至今液晶面板的漲價趨勢沒有短期內改變的跡象。
液晶面板占到液晶電視整機成本構成中的大部分比例。所以,液晶面板采購價格上漲,使得液晶電視整機價格大幅度上漲。例如,一塊55英寸液晶面板價格同比上漲1000多元,這使得55英寸液晶電視的主力機型價格已經漲至4000多元。
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液晶電視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液晶電視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液晶電視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液晶電視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液晶電視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液晶...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悉,新材料產業它是直接制造有用物件構件器件的物質。“新材料產業”包括新材料及其相關產品和技術裝備。具體涵蓋:...
據悉,電線電纜用途廣、種類多、品種雜,在電工電器行業中是品種和門類最多的大類產品之一。電線電纜是數據傳輸、電能...
據悉,冷鏈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經過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藥品在經過收購、加工、滅活后,在產品加工、...
據悉,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
2021新冠疫苗最新消息,科興疫苗緊急使用年齡擴大到3歲以上。當地時間6月1日,世衛組織宣布將中國科興新冠疫苗列入“3...
根據八部委印發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包括電力、燃氣、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