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芯片短缺持續加劇,芯片價格也持續飆升,這種現象再持續下去未來“芯片”將“買不起”!業內人士表示去年芯片的價格是在3.5元一個,今年已經漲到16.5元,相比之前一個芯片已經漲到近5倍的價格。
隨著芯片短缺持續加劇,芯片價格也持續飆升,這種現象再持續下去未來“芯片”將“買不起”!業內人士表示去年芯片的價格是在3.5元一個,今年已經漲到16.5元,相比之前一個芯片已經漲到近5倍的價格。近期,全球汽車行業集體陷入“停產潮”,福特汽車、鈴木汽車、大眾美洲公司、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眾多知名車企都發布了暫停工廠生產線的計劃。“缺芯”的不止汽車行業,如今,“芯片荒”的影響已經蔓延至各類企業。
據高盛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有多達169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響,從汽車、鋼鐵產品、混凝土生產到空調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產。當前,我國芯片產業發展態勢如何?
芯片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是國民經濟的關鍵基礎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芯片應用領域覆蓋了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是計算機、家用電器、數碼電子、自動化、通信、航天等諸多產業發展的基礎,是現代工業的生命線,也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核心技術。
近年來,全球汽車市場總體走勢平穩,但汽車銷量增速逐漸放緩,2018年的世界汽車銷量下降1%。自2010年以來首次陷入年度負增長。2019年的芯片代工銷量9032萬輛,同比下降3%。稍差于2008年的下滑幅度。
隨著工廠的關閉和消費者居家隔離,新冠病毒大流行繼續對全球汽車業造成重大打擊。IHS Markit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22%至7030萬輛,其中美國銷量同比下降26.6%至1250萬輛。與全球汽車銷售情況相反的是,近年來,全球芯片代工市場規模增速遠高于當年整車銷量增速,2019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達4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同樣的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在汽車銷量快速下滑的沖擊下,2020年全球芯片市場規模將有小幅下滑,預計規模為460億美元。
圖表:2021-2026年中國芯片行業市場容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在國內芯片行業中,由于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以擺脫對國外品牌的依賴。國內芯片行業的產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產能利用率有所下滑。
智能手機中國市場出貨數據顯疲軟,印度市場因疫情導致出貨不確定性。根據Counterpoint 預測,21Q2 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 8100 萬臺,同比-6%,環比-10%,印度智能手機出貨了 2570 萬臺,同比 40%,環比-34%,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滑。
據統計數據顯示:4 月國內手機出貨量 2697 萬臺,同比-34%,環比-24%,同比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疫情影響后出貨積壓在 4 月形成短期高基數,環比下滑體現短期下游需求疲弱。5G 手機方面,2021 年 4 月國內 5G 手機出貨量達 2142 萬部,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 77.90%,滲透率環比提升約 1.7pcts,國內 5G 滲透率持續新高。
手機芯片行業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手機芯片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手機芯片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相關推薦:
2021-2026年芯片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手機芯片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直播:多地直擊高考首日,多地聯動高考“全景”記錄,多路記者在全國各地,直擊高考首日現場,進行全景式、行進式、互!...
近期,優然牧業發布全球發售公告,公司2020年盈利13.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7.2%;營業總收入117.96億人民幣,同比增5...
芯片價格飆漲5倍高盛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多達169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的打擊,包括鋼鐵產品、混凝土生...
軟飲料行業是綜合型行業,一般將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飲料規定為軟飲料,即通常所謂的非酒精飲料,2...
5月全球煉銅工業份延續反彈6月4日報道,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全球煉銅業在5月份延續反彈,觸及年內新高,借助強勁的價格...
中國自然災害頻發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氣候和地理地質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而經濟基礎和減災能力都比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