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旅游,顧名思義為健康養生類旅游,國際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游。康養是物質生活已經滿足條件下,而衍生出來的精神層面的深度體驗,乃至享受,與休閑比,已經不是生活質量提高問題,而是生命質量提升問題。養生旅游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
康養旅游,顧名思義為健康養生類旅游,國際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游。康養是物質生活已經滿足條件下,而衍生出來的精神層面的深度體驗,乃至享受,與休閑比,已經不是生活質量提高問題,而是生命質量提升問題。養生旅游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5年,養生旅游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養生旅游作為大健康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復合型產業,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體驗化已經成為游客出行的重要需求。康養旅游不僅應當滿足消費者生產、生活需求,還應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親和力和影響力,豐富旅游體驗元素、改善旅游體驗環境、提升旅游體驗服務、強化旅游互動,滿足外來游客的旅游體驗需求。那么,未來康養旅游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根據《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康養旅游被定義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閑旅游,養生旅游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于養生旅游。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寫到,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
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濕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積極開發觀光農業、游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游示范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先導型產業,我國旅游業加快推動旅游要素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民間資本已經成為我國旅游業主力。我國旅游業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生態旅游、紅色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等新業態正在成為引領旅游消費增長的重要領域。
康養旅游已經成為我國從省到市到縣再到風景區等各級政府及管理部門的重要布局方向。國家旅游局也通過打造中國康養旅游示范基地,來逐步規范康養旅游的發展。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8.7%,65歲以上老人占比13.5%。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7萬億元,2030年這一數據將超過20萬億元。巨大的藍海市場加上有關各方的推動,一眾金融、地產、醫療等企業已經加速布局,保險巨頭更是通過“金融+醫療+康養”結合的創新模式搶灘養老賽道。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體驗化已經成為游客出行的重要需求。康養旅游不僅應當滿足消費者生產、生活需求,還應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親和力和影響力,豐富旅游體驗元素、改善旅游體驗環境、提升旅游體驗服務、強化旅游互動,滿足外來游客的旅游體驗需求。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閑旅游,養生旅游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康養旅游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康養旅游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體驗化已經成為游客出行的重要需求。康養旅游不僅應當滿足消費者生產、生活需求,還應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親和力和影響力,豐富旅游體驗元素、改善旅游體驗環...
查看詳情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進步,尤其是隨著城鎮化的迅猛發展,建筑工程行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和...
據悉,物流機器人是指應用于倉庫、分揀中心、以及運輸途中等場景的,進行貨物轉移、搬運等操作的機器人。機器人技術正A...
速溶咖啡,是通過將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能夠很快的溶化在熱水中,而且在儲運過...
一季度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35%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超過1000萬人患有房顫,但由于房顫起病隱匿、無明顯癥狀等特...
2021智慧社區建設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社區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空間,是社會互動的重要場所,特別是隨著中國...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是評價考核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據。環境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