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中介市場也暴露出諸多問題,主要是專業化程度較低、市場結構不合理、營銷員體制改革緩慢、兼業代理不規范等。
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中介市場也暴露出諸多問題,主要是專業化程度較低、市場結構不合理、營銷員體制改革緩慢、兼業代理不規范等。保險中介行業的發展要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積極穩妥、務求實效的原則,以"結構調整"為核心,以轉變保險發展方式為主線,努力實現保險中介行業的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和綜合化發展,增強行業的競爭力、提升市場運行效率,推動整個保險業持續穩定和健康的發展。在加強監管、保證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同時,要按照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綜合化的要求多方面采取相應的對策,以確保保險中介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保險中介是指介于保險經營機構之間或保險經營機構與投保人之間,專門從事保險業務咨詢與銷售、風險管理與安排、價值衡量與評估、損失鑒定與理算等中介服務活動,并從中依法獲取傭金或手續費的單位或個人。保險中介人的主體形式多樣,主要包括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估人等。此外,其他一些專業領域的單位或個人也可以從事某些特定的保險中介服務,如保險精算師事務所、事故調查機構和律師等。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保險中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保險中介市場一直存在中介機構數量龐大、經營水平參差不齊、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兼業代理機構市場經營不規范等多方面市場發展問題。目前國內2600多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與32000多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中,只有少數機構實現了與保險公司的系統對接,大部分保險中介機構尤其是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依舊使用傳統的郵件、社交媒體等線下人工方式進行對接。而客觀上,信息系統的研發費用動輒可達百萬元,對于中小型保險中介機構形成沉重的企業經營挑戰。
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保險中介集團5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1760家,保險經紀公司496家,保險公估公司381家。我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數量在200家以上的地區有1個,即廣東省,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數量221家;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數量在100-200家之間的地區共有4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數量不足10家的地區共有5個。
由于我國保險中介多以兼業代理以及保險營銷員為主,造成我國保險中介行業從業人員整體專業化水平不高的現象。外加部分保險代理人員更注重自身利益的獲取而輕視客戶的真正需求,整個保險中介行業存在較多欺騙顧客的亂象。近年來,我國不斷出臺保險中介行業相關政策,對保險中介機構以及人員專業化程度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以加強我國保險中介行業整體準入門檻并促進該行業職業化發展。
今年到目前為止,全國被注銷保險業務許可或撤銷分支機構的保險中介機構達405家,體現出監管要求更加嚴格。
例如,根據深圳銀保監局的信息,截止到7月份,依法注銷了深圳市深業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等160家機構的《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同時,根據河南銀保監局的信息,今年該局撤銷了35家保險專業中介分支機構,同時,注銷了50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許可證。貴州今年已有41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許可證過期失效;江西、黑龍江和北京今年已經分別注銷了36家、35家和26家保險專業和兼業機構的保險業務許可證。根據銀保監局要求,被注銷了保險業務許可證的機構不得繼續開展保險代理等業務,同時,各保險公司也不得與這些機構繼續開展業務合作。
從保險中介機構被注銷業務許可證的原因來看,主要有三類,一是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這也是最主要的情況。如:深圳被注銷保險許可證的160家機構全部是由于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又如,11月4日,北京銀保監局注銷了廣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里河東路證券營業部以及北京密云匯豐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的保險兼業代理許可證,也屬于上述情況。
當下保險專業中介的規模化實現,不僅要求行業經營主體增加,創新與發展是更關鍵的經營主體規模的擴大與資源集約化的基礎。中國保險發展迅速,未來增長空間廣闊。信息技術的興起恰逢其時,助力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和創新。信息化的浪潮下,不進則退。保險中介信息化雖剛起步,但亦進入高速發展期,預現在"看風駛船",未來必將取勝。
保險中介市場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了解更多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保險中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精彩報告推薦
2021-2026年版保險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保險中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長期以來,我國保險中介市場一直存在中介機構數量龐大、經營水平參差不齊、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兼業代理機構市場經營不規范等多方面市場發展問題。《辦法》對保險中介機構與兼業代理機構提出全面...
查看詳情
內地居民赴港免隔離據報道,特區政府計劃于9月15日正式推出“來港易”,初期每日放出2000個名額,非中高風險地區的非1...
核醫學是采用核技術來診斷、治療和研究疾病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等...
Q2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249億美元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都有應S...
中國智慧城管行業發展前景現狀、智慧城管行業投資變化趨勢如何?智慧城管全面推進AI、5G、區塊鏈等新技術研發與應用,2...
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數字經濟必...
2021中國安防攝像機產業鏈現狀及發展前景安防監控設備行業隨著5G物聯網的商業化普及,開始新一輪的智能化升級。而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