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麻類產業大有可為。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研究員熊和平在國際麻類多用途利用產業大會上表示,重視發揮麻類作物突出的固碳作用,開發麻類多用途利用價值,麻類產業在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中就可以大有作為。
實現“雙碳”目標,麻類產業大有可為。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研究員熊和平在國際麻類多用途利用產業大會上表示,重視發揮麻類作物突出的固碳作用,開發麻類多用途利用價值,麻類產業在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中就可以大有作為。
我國是麻類生產大國。麻產品及其混紡面料和服裝出口,出口創匯年均超過20億美元。在我國,麻類作物一直有較高的經濟地位,在歷史上曾是“五谷”(粟、豆、麻、麥、稻)之一。在科研上,我國麻類作物的獨特優勢受到國家的密切關注,為了長期穩定的開展麻類科學技術方面的研究,1958年農業部為此成立了專業的麻類研究所,與全國其他麻類科研力量一道,通過從事苧麻、黃麻、紅麻、亞麻與大麻等韌皮纖維作物的種植與初加工研究,服務生產,服務三農滿足了國家各個歷史階段對麻類科技發展的需要。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麻類種植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中國是麻類資源最多的國家,各類麻種植面積2000萬畝。現在國際上形成了一種對麻纖維的你追我趕之勢,美國是麻制品的最大消費國,但其麻類種植為零;歐洲是傳統麻制品消費區域,不遜于美國;亞洲更是一個大市場。
振興麻業的競賽已經開始,中國握有最豐富的麻資源,占得優勢。但與對手相比,麻產業鏈條不完整也很明顯。在上游,育種、生產水平滯后于國際麻制品市場的發展,收麻剝麻靠手工,優質率低,優質品種覆蓋率低,纖維含量低;在下游,生物脫膠技術未充分推廣,初加工、染整技術和后處理工藝仍薄弱,終端制成品短缺。
中國未來20年,天然纖維消費量將超過40%。非洲、澳洲也在爭搶麻纖維市場份額,與美歐亞“四分天下”。這種大趨勢將持續影響整個21世紀。
麻類種植行業未來投資前景如何?欲了解了解更多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麻類種植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更多精彩報告推薦
2021-2026年中國牦牛肉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麻類種植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在我國,麻類作物一直有較高的經濟地位,在歷史上曾是“五谷”(粟、豆、麻、麥、稻)之一。在科研上,我國麻類作物的獨特優勢受到國家的密切關注,為了長期穩定的開展麻類科學技術方面的研究,...
查看詳情
中國一直是一次性注射器生產大國,產品不但能滿足國內市場之需,還大量出口到國外。一次性注射器技術由于準入門檻較低...
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簡稱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認是地球上最干凈的化石能源。無色、無味、無...
當前,藥品零售行業競爭已趨白熱化,企業并購動作頻頻,同時全國性和區域龍頭企業借助資本力量加速整合,不斷新建和并...
23家企業入駐深圳前海深港商貿物流小鎮9月14日,前海深港商貿物流小鎮正式揭牌運營。據悉,前海深港商貿物流小鎮聚焦2...
商貿行業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商貿行業也就是簡單的商品貿易行業,商貿即為商業零售企業,是指設有商品營業場所、柜臺?...
西湖藕粉最為出名杭州作為近年來國內最受關注的旅游城市之一,為進一步打響杭州品牌,積極引導和促進消費,深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