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走位避開美國衛星監視,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國航天領域專家表示,美國為了確保自己在太空中的優勢地位,很早就布局建立了天地結合的衛星監視系統,實時監視別國衛星動態。
中國衛星反監視對美造成威脅?美國著名防務新聞網絡雜志《防務快報》近日報道稱,該雜志所獲取的一段此前從未公開的視頻顯示,中國展示出以極高精度追蹤以及操縱衛星的能力,這種能力使得中國軍方僅僅耗時一天多的時間,就發現了慢慢靠近中國衛星的美國衛星,并迅速地實施變軌機動遠離美國衛星,該報道援引美國航天領域從業者的話稱,中國所展現的這種靈活且高精度的空間感知和操縱能力,有可能用于“邪惡或是威脅的事情”。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國航天領域專家表示,美國為了確保自己在太空中的優勢地位,很早就布局建立了天地結合的衛星監視系統,實時監視別國衛星動態。
數據顯示,美國的太空監視衛星對中國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展現出極高的關注度,抵近監視的次數位列各國之首,對我國的空間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隨著我國衛星發射提速,衛星行業鏈將整體獲益,其中衛星制造和發射行業受益最為直接。此外,衛星制造關鍵部件的廠商也將分享我國衛星發射量的增長,衛星導航芯片和模塊、衛星導航模擬器、時間同步系統的需求也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環境,衛星行業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有望帶動行業鏈上、下游等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在資源、技術、企業、配套設施等方面具備優勢的地區應搶抓機遇,積極培育市場,出臺優惠政策招商引資,成為衛星應用市場的主力軍,使衛星應用行業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行業結構調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人類生活的80%都與時間、地理信息相關,目前衛星導航已有500多種應用,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全球信息產業第三個重要經濟增長點。衛星導航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系統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和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多重壓力。在實踐中,與系統建設大投入、大步伐相比,北斗產業及規模應用尚顯薄弱,產業化不足、用戶群不多、規模不夠大、效益不明顯已成整個系統實際發展的短板。北斗衛星導航在應用方面還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市場體系有點“散”,二是產業規劃有點“亂”,三是發展起點有點“低”,四是功能發揮有點“弱”。
隨著我國商業航天市場的逐步開放,衛星國家隊和許多民營企業紛紛布局衛星互聯網星座產業,將帶動通信小衛星研制、火箭發射、衛星通信系統終端設備與軟件應用市場爆發式發展。
今年春耕,衛星遙感信貸技術成為農民的香餑餑。利用高科技手段,讓農資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田間地頭,滿足春耕春耕生產需求。目前全國已經有數十萬像郁凱這樣的種糧大戶,通過衛星遙感信貸技術的支持,獲得免息貸款。
人類生活的80%都與時間、地理信息相關,目前衛星導航已有500多種應用,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全球信息產業第三個重要經濟增長點。衛星導航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系統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和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多重壓力。在實踐中,與系統建設大投入、大步伐相比,北斗產業及規模應用尚顯薄弱,產業化不足、用戶群不多、規模不夠大、效益不明顯已成整個系統實際發展的短板。北斗衛星導航在應用方面還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市場體系有點“散”,二是產業規劃有點“亂”,三是發展起點有點“低”,四是功能發揮有點“弱”。
隨著我國商業航天市場的逐步開放,衛星國家隊和許多民營企業紛紛布局衛星互聯網星座產業,將帶動通信小衛星研制、火箭發射、衛星通信系統終端設備與軟件應用市場爆發式發展。2019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達到686億元。
11月6日,“四川造”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標志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這顆衛星重達70公斤,由川企國星宇航與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研制,據了解,區別于5G,6G要構建出一張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的網絡。6G頻段將從5G的毫米波頻段拓展至太赫茲頻段,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時延達到亞毫秒級水平。
2020年,國家首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疇,衛星互聯網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性工程,遙感工程、導航工程等成為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互聯網將會是下一個萬億級美元的新經濟產業,將成為數字經濟下半場的核心基礎設施。
近年來,隨著國內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相繼啟動,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機遇,多地在衛星互聯網產業領域開始積極布局。目前華北、中南和華東地區領跑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而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則在產業鏈重點環節建設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
由于低軌衛星具有廣覆蓋、低成本的優勢,因此衛星互聯網可能是連接地面基站覆蓋不到的偏遠地區的最佳選擇。預計頻率更高的Q頻段、V頻段和太赫茲頻段將成為下一代衛星互聯網布局和爭奪的焦點。
總體上看,衛星互聯網主要面臨多項基礎技術攻關,包括星載/地面相控陣天線、長時穩定高速星間激光載荷、高精穩長壽命衛星平臺,以及多層星座構型保持、復雜星座組網控制等。未來,通信、導航、遙感三大主流衛星系統互聯互通,必然會產生海量的通信網數據,如何擁抱衛星大數據時代,是衛星互聯網產業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0-2025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衛星通信是利用衛星轉發器作為中繼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通信方式。近年來,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傳統航天企業借助云平臺、大數據、天地一體化、物聯網、5G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精細化、個性化的...
查看詳情
2021年三季度,為加強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控,提高資管產品會計信息質量,監管部門先后就《理財公司理財產品流動性風...
日本最大連鎖書店押注中國市場近年來,由于書店業務萎縮,CCC集團在財務上陷入困境。數據顯示,在截至2020年3月的財政...
紅外探測器在我國很多方面都有著極多的應用,在民用領域的安防、消防、電力、建筑、醫療等行業中都有很多的應用,其中...
鼓勵儲存必需品引熱議 商務部回應鼓勵儲存必需品引熱議,今天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作出了回應...
14地計生條例啟動修訂 新增育兒假根據各省市發布的公告不完全統計發現,截至11月2日,已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
中國最大手機連鎖渠道如何轉型?以前重點耕醞電商的手機廠商,開始全面拓展線下渠道;線下力量更具優勢的廠商代表金華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