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血液制品行業準入壁壘高,參與者有限,同時并購進程已接近尾聲,市場集中度較高。此外,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分配較為均衡,市場競爭激烈。未來隨著技術水平的差異化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預計頭部企業的優勢將逐漸顯現,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血液制品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潛力如何?經過行業洗牌,發展壯大的企業經過規范化的考驗,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迎來了有利于擴張的政策東風,漿站審批速度明顯加快。由于國家對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實行總量控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對已有血液制品業務的企業新設漿站存在嚴格限制,預計血液制品行業漿源不足將長期存在。
血液制品是指什么?血液制品血液制品屬于生物制品范圍,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目前,國內對于血制品的進口保持高度管控的態度。以具體產品來看,長期以來,50%以上的白蛋白產品需要依賴進口,資歷較弱的醫院甚至采購不到;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供應量只可滿足30%左右的臨床需求量,患者用藥困難;凝血因子類產品常常處于短缺,它的替代性產品重組凝血因子類產品又大多依賴進口,售價昂貴。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2022-2026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長期的供給缺口給中國醫藥血液制品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現階段,中國血液制品行業準入壁壘高,參與者有限,同時并購進程已接近尾聲,市場集中度較高。此外,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分配較為均衡,市場競爭激烈。未來隨著技術水平的差異化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預計頭部企業的優勢將逐漸顯現,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血液制品可分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2013-2020年,批簽發量最多的是人血白蛋白,2020年,人血白蛋白(折合10g)批簽發總量為6009.46萬瓶,占比為60.66%;2020年免疫球蛋白批簽發量達到3394.87萬瓶,占比為34.27%;凝血因子批簽發量達到502.64萬瓶,占比為5.07%。
2013-2020年,我國人血白蛋白進口占比呈增長趨勢,國產比重從2013年的77.18%下降至2020年的64.6%,主要是由于Behring、Baxter、基立福、奧克特琺瑪等產業在華批簽發量增長較快的緣故。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更是推動了血制品行業快速發展。報告顯示,一方面,靜丙受到疫情影響需求增加,2020年批簽發量1279.16萬瓶,同比增長12%,其他產品同比也有較大增加,其中白蛋白同比增加16%,其中進口白蛋白同比約增長25%。另一方面,在新冠這類重大公眾衛生事件發生時,血制品及恢復性血漿起到了一定治療作用,體現出血液制品的重要地位及資源稀缺屬性。
2020年,國內外新冠疫情漸次爆發,國內新冠防治中血制品獲得廣泛應用,促進其庫存出清加速。年初國內漿站一度停止運行,造成采漿中斷,2020年我國采漿量8300多噸,較2019年下降超9%。考慮到從采漿到批簽發的周期,采漿缺口對血制品供給的影響將延后反映,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導致國內血制品進口不足,進一步收緊國內的血制品供給。因此,2021年我國血制品呈現平衡偏緊的供需格局。
隨著各國監管機制的不斷加強和企業的兼并重組,全球范圍內的血液制品企業已經從最早的100多家企業減少到了如今的不到20家(不包括中國)。其中,排名前三和前七的企業分別合計占據了61%和79%的市場,行業集中度極高。全球血制品總市場逐年上升,但增速不及中國。
國外血制品市場行業集中度高。全球采漿量以美國為主,中國采漿量增長空間巨大。全球血制品品種結構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為主。由于具備壟斷的前提,未來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整合并購的案例將會越來越多。
但是我國血液制品龍頭在采漿站數量、采漿能力和單漿創收能力上與國外巨頭存在較大距離,如我國天壇生物擁有最多漿站59個(海外龍頭擁有的采漿站數量近200個),年采漿量1706噸(海外龍頭年采漿量5000噸),單漿創收能力5562萬元/個(不足CSL的一半)。基于海外市場的發展趨勢特點以及我國新批漿站對集團企業的傾斜,未來我國血液制品企業將不斷兼并重組,行業集中度將逐漸提高,研發能力強、品種豐富、血漿綜合利用率高的集團企業具備優勢。
中國還是全球免疫球蛋白發展最快的市場,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隨著醫生群體對血液制品認知的提升,以及近年來中國對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醫保報銷政策變化,預計中國市場對血液制品的需求將不斷擴大。近年來,血液制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在臨床治療中,血液制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品臨床適用癥狀的增加、老齡人口數量的增長,國內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之新版醫保目錄中血液制品報銷范圍逆勢大增,可以預計其未來臨床需求只增不減。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將會持續走高,到2024年,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元,達到822億元。隨著國內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血液制品臨床應用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國內醫療保障不斷完善,國內血液制品消費結構中白蛋白占比將繼續下降,靜丙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產量占比將不斷提升,血液制品消費結構將得到不斷優化。未來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戰略將聚焦于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和增加產品品類上,同時血液制品行業的國際化整合將成為大勢所趨。行業的國際化整合將促進國內市場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擴大漿站規模,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累自主研發能力。
隨著重組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人蛋白C以及轉基因動物來源的抗凝血酶Ⅲ和α1-抗胰蛋白酶等的上市,傳統血液制品企業即面臨著從未出現的挑戰,又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機遇。中國輸血行業在血液供應與需求方面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血液供應能力趕不上血液需求的增長速度,進一步增強血液供應能力仍是中國輸血行業未來需重點關注的方向。
《關于進一步加強血液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獻血率達到15/千人口,保證臨床用血的供應和安全,確保自愿無償獻血可持續發展。在血液制品領域,由于原材料來源于健康人血漿的獨特性,單采血漿站數量少且覆蓋人口不廣,血漿資源有效利用率不高,血液制品產品結構亟需優化。如何進一步提升采漿量,擴大各制品生產規模,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供需緊張仍是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6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更多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血液制品屬于生物制品范圍,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目前,國內對于血制品的進口保持高度管控的態度。經過行業洗牌,發展壯大的企...
查看詳情
花肥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如何?未來市場大嗎?植物和人一樣,在生長過程中都是需要養分來幫助其生長。植物生長發育需要的...
白炭黑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如何?未來市場大嗎?白炭黑即水合二氧化硅,是橡膠工業中良好的補強劑。目前受技術及生產成本...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
滴滴出行旗下部分App恢復上架蘋果App Store顯示,共享出行平臺滴滴出行旗下滴滴加油、DiDi-Rider等部分app已恢復上架6...
臭氧設備的安裝方法?臭氧設備的安裝方法,相信行業內人士閱讀后有了一定的了解,臭氧設備是制取臭氧的裝置或機器總稱8...
醫保藥品談判再現靈魂砍價今天,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共計74種藥品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