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城市化的進程也越來越快,各行各業對節能降耗工作也越來越重視。近年來,中國逐步實現了集中供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人們對資源與環保認識的逐步加深,作為現階段中國大力支持的供熱形式,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范圍與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城市化的進程也越來越快,各行各業對節能降耗工作也越來越重視。近年來,中國逐步實現了集中供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人們對資源與環保認識的逐步加深,作為現階段中國大力支持的供熱形式,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范圍與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廣泛。城市集中供熱作為現代化城市的文明標志和發展方向,體現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僅能為城市提供穩定、可靠的優質熱源,而且對于節約能源,改善大氣環境,減少城市大氣污染,有效利用城市空間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集中供熱的優化運行與節能問題都成為了人們普遍關注的重點。為了有效節省能源消耗,使得城市集中供熱系統更為完善、合理、科學,以及滿足居民用戶的需求,就需要從其設計規范標準,采用大容量的產熱源,完善二次網的直埋技術等多方面,來分析研究相關的優化運行以及節能措施。以此來提高城市集中供熱效果,使之更為高質量高效率。
市場容量
40年來,中國集中供熱事業,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北方地區10余個城市,發展到今天覆蓋北方地區所有城市;冬冷夏熱地區的供暖從無到有,合肥、武漢等城市的用熱需求日漸旺盛。北方地區供熱面積從近3000萬平方米增長到今天的160多億平方米,實現了從建起、暖起、舒適起到智能化的跨越,形成了北方地區“以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為主體,多種形式為補充,冬冷夏熱地區實行市場化、個性化采暖”的格局,勾勒出一幅具有中國特色的供熱事業發展路線圖。截止2018年底,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97.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03%。未來的中國供熱,從中國能源資源稟賦看,必須遵循“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原則。繼續秉承“整體需求,集中供給,個性需要,分戶滿足”的市政熱網與分布式集中供熱保障解決方案,力爭實現熱源互聯,積極擁抱綠色能源。
近年來,隨著反應堆自然循環及遠距離輸熱技術的發展,核能供熱的安全性已大幅提高。目前,美國已有小型自然循環反應堆項目成功運行。運用自然循環技術后,反應堆能以較低富集度的鈾燃料運行,降低核擴散風險。目前,中國北方多地均為缺熱地區,包括中東部大城市、東北嚴寒地區諸多城市、內陸欠發達地區諸多城市、新疆局部地區以及各地區小縣鎮。核能供熱戰略布局可有效解決不同地區特有問題。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供應側本就不能滿足需求側。在熱源緊張的情況下,取消燃煤供熱及限制建設電廠使供需矛盾日益激化,這讓整個供熱產業處于兩難狀態。若采取核能供熱,對緩解熱源緊張、促進供熱熱源多元化具有重要意義。
格局分布
目前,中國城市集中供熱的熱源形成了以鍋爐房、熱電聯產為主,其它熱源方式為補充的格局,鍋爐房、熱電廠主要的原料就是煤炭,中國70%以上的煤炭都用在了發電和鍋爐房上。從區域分布來看,城市供熱行業的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傳統采暖地區,主要是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和陜西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等,這些地區城市建筑面積總量近90多億平方米,城市供熱行業需求強勁,行業規模較大,且發展速度較快,但企業利潤水平較低,靠國家扶持較多。企業競爭方面以大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企業集團為主導。
前景預測
《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改造分散采暖燃煤小鍋爐熱源總供熱能力1.05萬兆瓦;改造供熱一次網老舊管網3.0萬公里,供熱二次網2.0萬公里;改造市政燃氣管網3.1萬公里,庭院燃氣設施3.0萬公里。2019年中國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銷售收入將達2018.3億元,到2025年將達3560.7億元。
想要了解更多供熱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版供熱項目可行性專項研究及投資價值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版供熱項目可行性專項研究及投資價值咨詢報告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資決策前,對與項目有關的資源、技術、市場、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論證和評價,判斷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經濟上是否符合,財務上是否盈利,并對多個可能的備...
查看詳情
2022年城市供熱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集中供熱是在工業生產區域及城市居民劇集的區域內建設集中熱源,向該地區及周圍...
積極推動房地產業“軟著陸”12月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2...
2022年汽車雷達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汽車雷達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提出,為推動...
四川省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實施意見為促進四川省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促進特...
2022年體育服飾市場有望延續高增長今年以來,奧運會開幕等催化國貨品牌認可度,“國貨崛起”“國風復興”成為當下的熱...
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公認的三大關鍵感知技術。汽車雷達是在智能交通系統中通過傳感器監控車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