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歷來重視供應鏈金融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的作用,通過推廣應用國家級服務平臺與打造地方特色服務平臺并重的方式,建立健全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雙支柱”體系,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廣東樣本,推動供應鏈金融高質量發展。
201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斷推出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旨在支持審慎合規的銀行在為信用優良企業辦理貿易外匯收支時實施更加便利的措施。經過近三年的發展,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逐步升級,適用客群更加廣闊,監管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改革發展成果愈加顯現。截至2021年10月末,便利化政策紅利惠及工行廣東分行159家大灣區優質企業,業務金額近140億美元。
長期以來,供應鏈金融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優化完善供應鏈體系、保證供應鏈穩定運行的功能。廣東歷來重視供應鏈金融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的作用,通過推廣應用國家級服務平臺與打造地方特色服務平臺并重的方式,建立健全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雙支柱”體系,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廣東樣本,推動供應鏈金融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出臺《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為我國供應鏈金融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廣東省內IPO企業也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東莞、佛山、中山等地。可見,廣東省創投行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特別是深圳一枝獨秀。截至2020年5月,廣東省已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6264家,機構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占全國的25.48%。清科發布的"2019年中國創業投資機構50強榜單"中,廣東有12家創投機構入圍,廣東入圍的創投機構以本土機構為主,上榜的深創投、達晨財智、國中創投、粵科金融等4家省內創投機構為國有背景。
廣東省創業投資活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從地域分布情況看,省內創投機構集中分布在深圳、廣州、珠海、東莞、佛山,約占全省創投機構總量的97.60%。截至2020年5月,總部設在廣東的創投機構有1788家,其中深圳1327家,占全省比重74.22%;廣州232家,占全省比重12.98%。2019年,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以1509、1227、994、636、595起的創投案例數排名全國前5位,其中深圳的創投案例數高達627起,約占廣東全省的2/3。同年,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以260.97億元、196.72億元、183.92億元、118.35億元、99.22億元的創業投資金額排名全國前五位。其中,深圳的創業投資金額為123.72億元,占比超過廣東全省的2/3;但除深圳、廣州兩市外的廣東地區創業投資金額僅為15.79億元,不足全省的1/10。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6年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第一節 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一、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發展階段
起步階段:1985—1996年
1985年,國家制定出臺了《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和《關于積極開展科技信貸的聯合通知》2個重要政策文件,提出通過風險投資、促進銀行貸款等方式支持科技發展的思路,為地方開展科技金融結合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當時,廣東省積極按照國家政策指引,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對科技產業及科技項目的資金支持,并在政策上給予了一定的傾斜。這一時期廣東省科技金融的特點是:
(1)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利用風險投資支持廣東高科技產業發展;
(2)鼓勵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加對企業的信貸規模,大力發展科技信貸市場;
(3)利用科技貸款方式組織實施一批大型科技項目,并給予財政貸款貼息優惠,如華為等企業就是靠這一政策開始起飛。
探索階段:1997—2005年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后,廣東省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優勢和國家政策優勢,大力發展“三來一補”加工貿易型經濟,對金融服務及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資本市場逐漸活躍起來,此時,金融資本對企業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支持作用逐步放大,有力地促進了廣東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壯大。這一時期廣東省科技金融的特點是:
(1)重點發展資本市場,利用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強對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的支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2)鼓勵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積極開展創新投資和開發性金融等活動,推動企業上市融資;
(3)支持創辦風險投資機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重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快速發展階段:2006—2012年
2006年以來,國務院頒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及相關配套政策,提出大力發展銀行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創業投資等科技金融業務。廣東省緊緊抓住國家有關科技金融的戰略布局,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科技金融的政策措施,如《關于印發<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粵財工[2009]119號)、《廣東省<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粵府令[2010]149號)等。這一時期廣東省科技金融的特點是:
(1)政府主導科技金融發展的特征比較明顯,省科技廳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招商銀行廣州分行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化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重大科技專項、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創業投資、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科技領域的支持,推動科技創新與金融市場化的結合;
(2)由省市聯合成立科技貸款風險準備金,優先在珠海、東莞和中山等珠三角地區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工作,探索科技和金融全面結合的新機制、新模式;
(3)在廣州、佛山、東莞等地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積極搭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促成了銀行與企業、評估機構的有效對接,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運行模式;
(4)積極推進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在全省范圍內創建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中心,不斷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
全面發展階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廣東省頒布了《關于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13]33號),提出要深化科技金融結合工作,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科技和金融結合道路,標志著廣東科技金融結合工作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廣東省科技金融的特點是:
(1)積極推進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實驗區、廣東自貿區粵港澳金融合作實驗區、“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實驗區等多項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工作,總結推廣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金融工作經驗;
(2)通過建設廣東省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等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構建起了覆蓋珠三角和輻射粵東西北地區的科技金融服務網絡;
(3)大力發展天使投資、創新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風險投資事業,深入推進科技信貸和科技保險試點工作,規范發展P2P網貸、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服務;
(4)全面優化科技金融發展環境,構建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一個專項、兩個平臺、四個體系,多方聯動”的科技金融發展格局。
想了解更多關于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6年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熱點報告推薦:
2021-2025年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廣東省科技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截至2020年5月,全國已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24584家,其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機構14992家,廣東省已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6264家,機構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占全國的25.48%。...
查看詳情
中國服務器虛擬化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虛擬化(Virtualization)是一種資源管理技術,是將計算機的各種實體資源,如服務...
美容儀器發展趨勢如何?美容儀器市場規模多大?醫療美容行業從傳統的醫療護理、皮膚護理等項目符合了時代的發展,又根2...
住房公積金政策最新消息 寧波提高二三孩家庭公積金首貸額度2022年1月1日起,寧波市按照國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
隨著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將進入細化階段,各個細分領域市場空間將逐步打開。總的來說,大氣污染已成為...
智能交通系統又稱智能運輸系統,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控制技術...
我國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產業由最開始的技術含量與產品附加值較低的組裝加工環節向制造、研發、設計等高端產業鏈轉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