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按傳統標準炮制后經提取濃縮制成的、供中醫臨床配方用的顆粒。國內以前稱單味中藥濃縮顆粒劑,商品名及民間稱呼還有免煎中藥飲片、新飲片、精制飲片、飲料型飲片、科學中藥等。
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按傳統標準炮制后經提取濃縮制成的、供中醫臨床配方用的顆粒。國內以前稱單味中藥濃縮顆粒劑,商品名及民間稱呼還有免煎中藥飲片、新飲片、精制飲片、飲料型飲片、科學中藥等。是以傳統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提取、分離、濃縮、干燥、制粒、包裝等生產工藝,加工制成的一種統一規格、統一劑量、統一質量標準的新型配方用藥。
與化藥、中成藥相比,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一直是政策比較保護的子行業:和化藥、 中成藥相比,中藥配方顆粒不受一致性評價、兩票制與降低藥占比的影響,而且享受 25% 的藥品加成,醫院可根據臨床需求,進行自主采購,享受市場定價。
中藥配方顆粒是傳統中藥與時俱進的產物,是中藥飲片的繼承、發展和創新。相較傳統飲片有攜帶、儲存方便等眾多優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家主張“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藥并用”,中藥配方顆粒因產業化程度高、運輸方便、組方便捷等優勢在應對疫情大考時發揮了重要應急作用,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應用中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醫生和患者的認可度也逐漸增高。
傳統飲片藥效利用率約為 30%-60%(患者煎煮中藥環節可能不能發揮全部藥性),質量穩定性較差,售價、毛利率較低;而中藥配方顆粒藥效利用率約70%-80%,同規格價格比傳統飲片高約 30%-50%,毛利率約60%-75%,且攜帶方便、服用方便、質量穩定,優勢明顯。中藥配方顆粒借助了現代科學技術與手段,采用規模化生產方式,提升了產品質量標準的同時,使中藥飲片向現代化,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1年12月30日,國家醫保局、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充分發揮醫療保障制度優勢,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1月初,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中藥成為A股醫藥中最亮眼的板塊。在創新藥、CXO大幅下跌的同時,中藥獨占風光。
此次政策的鼓勵措施從政策和支付兩端,給予中藥產業極高的激勵。尤其在支付端,納入醫保支付的同時暫不納入DRG付費,藥廠在醫保支付范圍內獲得了更靈活的定價空間,屬重大利好。
2021年2月10日,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共同發布《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簡稱《公告》),以規范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中醫臨床需求。公告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上游資源方面,中藥配方顆粒需與農業對接,需保證原材料的充分供給、道地藥材的穩定性;工業生產方面,前期面臨著長期的資本開支投入。
中藥配方顆粒的全國集采是必然趨勢,但當前時機或未完全成熟,或仍存在兩年以上的時間窗口。類比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化藥集采的大前提,中藥配方顆粒的標準制定是其進行集中采購的先決條件;同時,除對質量標準進行限定外,加成的取消、當量的統一亦是中藥配方顆粒全國集采的大前提。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中藥配方顆粒行業前景研究與前景趨勢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
查看詳情
2021年農險保費規模同比增18.4%2022年1月12日,財政部官網消息,2021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為965.18億元,同比增1...
預制菜持續走強國聯水產三連板春節將到預制菜市場發展如何?據了解,目前預制菜再度爆發,龍頭國聯水產三連板,今年以9...
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4日宣布:應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
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2...
《自然》最新研究:基因突變不是隨機的基因突變是怎么形成的?目前,《自然》雜志的最新論文中,一支國際研究團隊通過對...
港交所與深交所簽訂戰略合作補充協議港交所與深交所有何最新協議?近期,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宣布與深圳證券交易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