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最多的地區是華東,占全國產量的73.2%,西南地區產量為9.42%,排名第二。在各省市中,江蘇省產量最多,為5383.4萬千瓦,是浙江產量的近兩倍;浙江產量排在第二位,為2860.06萬千瓦;安徽產量排名第三,為2060.7萬千瓦。
太陽能電池產業鏈一般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如硅片、銀漿、純堿、石英砂等,以及將原材料進行加工,制造成硅棒、硅錠和硅片等;中游分為兩大部分,光伏電池板及光伏組件;下游為太陽能電池,光伏的應用領域,包括電站系統的集成和運行。
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太陽能電池的產量為15729萬千瓦,較2019年同期增長22.3%。2021年上半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的產量達到9746萬千瓦,同比增長52.6%。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礎上每年保持穩定的發展規模;太陽能熱發電裝機達到500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集熱面積達到8億平方米。到2020年,太陽能年利用量達到1.4億噸標準煤以上。
太陽能電池產能分布
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最多的地區是華東,占全國產量的73.2%,西南地區產量為9.42%,排名第二。在各省市中,江蘇省產量最多,為5383.4萬千瓦,是浙江產量的近兩倍;浙江產量排在第二位,為2860.06萬千瓦;安徽產量排名第三,為2060.7萬千瓦。
目前中國太陽能行業的產業鏈較為完整,太陽能電池市場需求量大。中國太陽能發電這一領域在全球上占有很大的優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產業鏈集群、最大產品出口國,擁有豐富的應用市場、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最多的發明和應用專利。
近年來,中國致力于推進能源可持續發展,組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組織指導能源行業的能源節約、能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工作;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光伏電池行業發展,為光伏電池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目前,市場上的光伏器件90%為硅基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最高認證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6%。
自2013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Science評為十大年度科學突破后,國內關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專利申請數量出現明顯增長,且保持著較高的年均增量,現國內累積相關專利數量已超過4000件。其中,絕大多數專利的申請人為高校及科研院所。但近年來,以杭州纖納光電等新能源企業為代表,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著手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布局專利。
太陽能電池可被分為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及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目前,晶硅電池是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是最早開始研究、最先進入應用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以材料的形態不同,可分為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具有可撓性可以制作成非平面構造,因此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與建筑物結合使用。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使用“太陽能煉硅+跟蹤+聚光+高效聚光硅電池”技術發電,可以將光伏發電量增加30%-40%,將使多晶硅的用量減少30%-40%。
想了解太陽能電池行業未來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熱點報告推薦:
2022-2027年太陽能汽車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版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可行性專項研究及投資價值咨詢報告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資決策前,對與項目有關的資源、技術、市場、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論證和評價,判斷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經濟上是否符合,財務上是否盈利,并對多個可能的備...
查看詳情
2022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煤炭行業經濟形勢總體穩中向好,行業營收及利潤繼續實現雙增長,虧損企業虧損額持續下...
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分析自2021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后,電力行業呈現出2...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要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2石油化工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運行...
中國冰淇淋行業發展潛力分析隨著近年來社會的開放和發展,歐美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越來越受到年輕一族的親睞,冰淇淋...
2022傳感器、智能裝備、慣性導航系統測試設備市場供需及細分市場分析慣性導航是通過測量加速度來解算運載體位置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