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的能力通常用營收增長率來體現。營業收入增長率是指企業本年營業收入增加額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主營業務增長率表示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傳感器技術也在飛速發展著,這種迅速發展的傳感技術,涉及了多個領域,其中有微型機械、微型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電路排布系統、神經網絡技術、智能控制理論等。
傳感器在工業中是非常重要的元件,而隨著工業的不斷進步,傳感器的任務越來越重,而智能傳感器的任務就更重,對傳感器的需求越來越高。也讓智能傳感器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顯示:
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的能力通常用營收增長率來體現。營業收入增長率是指企業本年營業收入增加額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主營業務增長率表示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該指標若大于0,表示企業的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若該指標小于0,則說明存在產品或服務不適銷對路、質次價高等方面問題,市場份額萎縮。
此外,營業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一般來說,如果營業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公司產品處于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尚未面臨產品更新的風險,屬于成長型公司。如果營業收入增長率在5%~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需要著手開發新產品。如果該比率低于5%,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衰退期,保持市場份額已經很困難,業務利潤開始滑坡,如果沒有已開發好的新產品,將步入衰落。2020年智能傳感器行業的營收增長率為35.11%,預示行業營運能力較強。
2019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2188.8億元,同比增長12.7%,2020年這一市場規模達到2510.3億元,同比增長14.7%,行業規模這三年保持快速增長。
在工藝和技術層面上,智能傳感器的設計、制造、封裝以及測試這四個關鍵環節和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的對應環節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擁有IC經驗的企業具有先天優勢,紛紛切入傳感器領域。智能傳感器的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環節的市場規模還未有詳盡的分環節統計,基于二者的產業相似性,智能傳感器設計環節市場空間最大,封裝環節將成為國內市場空間增長最快的環節。
在結構型傳感器、固體型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數字化時代對于數據采集、處理等流程的高需求之時,智能傳感器、MEMS傳感器最近幾年都十分熱門,在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逐漸走向成熟。尤其是在2019年底,上海啟動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重點發展MEMS工藝,涵蓋力、光、聲、熱、磁、環境等多種類傳感器,這也標志著未來國內將在智能傳感器、MEMS傳感器領域發力。
智能傳感器最初是由外國的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形成的。從傳感器的機構來看,智能傳感器由微型處理單元、傳感器部分連帶著部分的電路。而智能傳感器其智能化可以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處理,還附帶著自我診斷、雙向通信等功能。
在工藝和技術層面上,智能傳感器的設計、制造、封裝以及測試這四個關鍵環節和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的對應環節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擁有IC經驗的企業具有先天優勢,紛紛切入傳感器領域。智能傳感器的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環節的市場規模還未有詳盡的分環節統計,基于二者的產業相似性,智能傳感器設計環節市場空間最大,封裝環節將成為國內市場空間增長最快的環節。
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傳感器技術也在飛速發展著,這種迅速發展的傳感技術,涉及了多個領域,其中有微型機械、微型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電路排布系統、神經網絡技術、智能控制理論等。傳感器...
查看詳情
清香型白酒最為發達的省份是哪里據報道稱,山西、北京,云南可以說是清香型白酒最為發達的省份,玉林泉酒就是其中典型...
2022建筑砂漿行業市場調查報告及發展前景分析砂漿是建筑上砌磚使用的黏結物質,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膠結材料(水泥、石...
2022年網絡教育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及市場趨勢分析互聯網作為一個平臺,為實現知識從教育者向學習者的傳遞提供了新的手段...
智能玩具小車未來趨勢、智能玩具小車發展前景如何?“玩具+智能”正成為玩具行業的發展潮流。傳統玩具依靠機械與設計2...
德財社陳霖生報道5月19日,小米集團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數據。德財社陳霖生根據數據顯示,小米一季度營收733.5億...
2022年中國旅游日共發布近5000條惠民措施2022年是第十二個中國旅游日,全國共計發布4800余條惠民措施:數量眾多,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