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2021年10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出爐,其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是“1”,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N”,提
碳中和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2021年10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出爐,其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是“1”,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N”,提出了明確的總體定量目標,并提出了“碳達峰十大行動”,主要涉及能源低碳化、節能和產業結構調整,這些將成為未來我國推進雙碳政策的著力點。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提出力爭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后,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中國各行各業發展的熱詞。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大勢所趨,減少碳排放、實現雙碳目標以應對氣候變化逐步成為全球共識。
碳中和的提出,根本旨在謀求發展的基礎上節能減排,為此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由為關鍵,必須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如此才能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在碳中和的提出后,全球節能減排事業步入一個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國家相應號召加入減排隊伍;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謀劃節能減排,技術創新,也做出了許多成績。
從能源方面來看,從能耗強度來看,我國的能耗強度是下降趨勢,說明我國每萬元的產值所需消耗的煤產量逐漸減少,從2017年的0.55噸標準煤減少到了2021年0.46噸標準煤,也反映出,我國對于煤炭的依賴度在逐漸下降,我國的其它能源的產能正在逐漸增加。
從能源投資來看近年來,我國能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來看是呈現上升趨勢的。2022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開局良好。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54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截至3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0.8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9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億千瓦)、風電裝機3.3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1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883萬千瓦。
在雙碳背景下,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方面鋼鐵、石化、發電等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挑戰,對于自身的發展有著更高要求,被倒逼轉型。而另一方面雙碳又激發了新的需求,給金融、環保、新能源等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碳中和戰略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國碳中和發展環境
第三節 能源環境
一、能源生產規模
從燃料產量來看,在2021年,原煤產量達到41.3億噸,同比增長5.7%;原油產量為1.98億噸,同比增長2.1%,天然氣產量207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8%
從發電情況來看,我國2021年總發電量達到85342.5億千萬時,同比增長9.7%。其中火電發電量為5805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占總發電量的68%;水力發電量為1339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2%,占總發電量的15.7%;核能發電量為4075.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1.3%,占總發電量的4.77%;
二、能源消費規模
2021年,我國全年能源消費總量52.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2%。煤炭消費量增長4.6%,原油消費量增長4.1%,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2.5%,電力消費量增長10.3%。
三、能源消費結構
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上升1.2個百分點。
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電石綜合能耗下降5.3%,單位合成氨綜合能耗與上年持平,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4%,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2.1%,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5%。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
四、能源消費彈性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亦稱"能源消費增長系數"。反映能源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的一個技術經濟指標。它是指一定時期能源消費平均增長率與同期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或工農業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的比值。
當國民經濟中耗能高的部門(如重工業)比重大,科學技術水平還很低的情況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總是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快,即能源消費彈性系數>1。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耗能工業的迅速發展,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會普遍下降。
圖表:2017-2021年全我國能源消費彈性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
五、能耗強度分析
從能耗強度來看,我國的能耗強度是下降趨勢,說明我國每萬元的產值所需消耗的煤產量逐漸減少,從2017年的0.55噸標準煤減少到了2021年0.46噸標準煤。
圖表:2017-2021年全我國能耗強度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
六、能源總體投資
近年來,我國能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來看是呈現上升趨勢的。以能源行業占大頭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例,其在2017年,占我國能源固定資產投資的75.3%。而在2018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固定投資增長同比下降了6.7%。在2019年同比增長了4.5%,在新冠疫情爆發后的2020年同比增長了17.6%,在2021年,同比增長了1.1%。
圖表: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固定投資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
到了2022年,整體來看我國能源項目投資總體預期向好,能源重點項目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10.3%。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建設,帶動太陽能發電、陸上風電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202.6%、13.3%;抽水蓄能、核電等投資持續向好,計劃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31%、20.5%;油氣儲運設施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51.5%;電網主網架計劃投資額與去年基本持平。
2022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開局良好。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54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截至3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0.8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9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億千瓦)、風電裝機3.3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1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883萬千瓦。
七、能源新興技術
在技術層面,我國能源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化石能源開發和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燃煤發電超低排放技術開始全面推廣。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技術不斷取得突破。
電網與儲能工程技術水平持續提升,能源互聯網與儲能產業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也有所增強。
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通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2021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意見的通知。碳排放配額分配包括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兩種方式,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根據國家要求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擴大有償分配比例。
2021年5月14日,為進一步規范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活動,保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各參與方合法權益,生態環境部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制定了《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2021年7月2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河北、吉林、浙江、山東、廣東、重慶、陜西等地開展試點工作,鼓勵其他有條件的省(區、市)根據實際需求劃定試點范圍,并向生態環境部申請開展試點。
作為世界第一大排放國,中國通過宣布碳中和目標,主動承擔起國際責任,既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擔當的表現,也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對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實施更進一步的減排政策,電力行業總排放量巨大,是目標實現的關鍵。在IPCC1.5℃目標及我國承諾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電力行業的減排潛力巨大,其低碳轉型發展對于中國實現碳中和戰略目標至關重要。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碳中和戰略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碳中和戰略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2020年9月,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30?60目標,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其中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經歷平臺期后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2...
查看詳情
2022電競酒店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電競酒店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中國電競酒店市場研究報告2021》相關數據顯示2...
2022招商引資模式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招商引資模式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跨國投資2...
2022儲能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儲能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目前,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期。在抽水2...
氫燃料產業發展規劃及未來市場規模研究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其基本原理是電解...
電子煙誕生已有近20年,但從小眾亞文化走向大眾生活卻只是近5年的事。隨著近期各類監管政策發布,中國電子煙行業也站H...
2022年家電清洗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預測家電清洗服務的市場需求量相當巨大,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