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
債券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并向債權人承諾于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于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
2022年9月2日,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美國加息和縮表來應對通脹和經濟過熱,而當年中國因為控制影子銀行出現了局部信用風險,貨幣政策持續放松。2018年大類資產的表現來看,中國債券的表現是超越了大部分其他資產,原因是中國債券受益于中國貨幣政策的放松,而大部分資產則因為全球流動性的收縮,價格下跌。
如果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延續,那么中國債券未來一段時間可能仍會繼續跑贏大部分大類資產。業內認為目前的較優策略是買入并持有,同時適度延長久期,或能獲得收益率曲線牛市變平帶來的收益增厚。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債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速度十分之快,它在服務經濟、提升融資比重、支持融資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年報數據顯示,我國債券市場規模穩步擴張,債券總發行量不斷增長,2021年我國債券發行總量為61.38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2020年我國債券發行量增速較快,總發行量相較2019年增多11.73萬億元,增速為26%,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效益不高等因素造成影響。
我國信用評級行業正在經歷一次改革,從發行人付費模式逐步向投資人付費、多機構交叉評級等方式轉變。這次改革不僅關系到信用評級行業自身未來,更直接關系到我國債券市場的未來。
數據顯示,2021年,中央結算公司登記債券發行量為87.2萬億元,同比增長26.1%,國內經濟狀況逐漸恢復,債券發行量增長速度較快,債券托管余額為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4.34%。
2021年8月,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提出,鼓勵發行人選擇兩家及以上信用評級機構開展評級業務,鼓勵信用評級機構開展主動評級、投資者付費評級并披露評級結果,發揮雙評級、多評級以及不同模式評級的交叉驗證作用。
2021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7.48萬億元,同比增長16.12%,是增速最快的券種,企業債券所占市場比例雖然較小,但增速較快,2021年發行量為0.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18%。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且債市國際吸引力也在不斷提高。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我國債券市場總規模達13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境外機構投資我國債券規模為3.74萬億元人民幣。
2018-2019年,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2020年,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關于綠色債券的多項政策密集出臺。隨著綠色債券定義和相關規范的明確,綠色債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2016年以來,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上半年,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發行數量198只,發行規模2431億元。
2022年7月各地區累計債券成交額為110174.37億元,排名前三的地區7月債券成交額均超過萬億元,其中上海以25721.39億元的債券成交額蟬聯榜首,上海和廣東累計1-7月債券成交額也領先于其他地區,均超過10萬億元。
隨著境內債券市場不斷發展,各類債券產品不斷豐富,以及相關制度與國際市場不斷接軌,有望吸引更多被動型和主動型的配置資金流入,國際投資者參與我國債券市場的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債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債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速度十分之快,它在服務經濟、提升融資比重、支持融資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債券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債券行業的市場規模、債券市場供需求狀況、債券市場...
查看詳情
納米材料自問世以來,受到科學界追捧,成為材料科學現今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目前,我國在納米領域的規模較大的產品是以,...
五項基礎能力支撐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 金融科技是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力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
2022上半年生活用紙三巨頭集體陣痛2022上半年,生活用紙三大龍頭企業全都體會到了“賺錢難”。疫情影響以外,原材料價...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18例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567例9月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
快遞五龍頭營收超2000億元,誰是“盈利王”?今年上半年,國內快遞行業迎來復蘇,全行業收入接近5000億元。而自去年快5...
19家上市旅企上半年全線虧損,已有公司超前布局海外游!截至目前,上市旅企業績中報已披露完畢。數據顯示,申萬行業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