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
民俗文化產業前景如何?未來民俗文化業發展方向是什么?隨著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大趨勢,豐富的文化資源構成科技發展的重要內容支撐,科技進步也推動著文化形態和內容更新。“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2-2027年中國民俗文化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出文化產業要賦能鄉村振興,提升鄉村振興文化內涵。同時提出要推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堅持創新驅動,落實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3%,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43%,比上年下降0.0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2020年,文化服務業增加值為28874億元,占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4.2%,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文化制造業增加值為11710億元,占比為26.1%,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4361億元,占比為9.7%,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從增長速度看,內容創作生產增長速度最快,實現增加值10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文化娛樂休閑服務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實現增加值1922億元,比上年下降19.8%。
新生代在互聯網大潮中乘風破浪,傳統文化機構也隨機應變,紛紛上云、用數、賦智,加大新媒體、年輕化傳播。
我國所開發的文化產業,多是針對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傳媒文化、時尚文化而進行,以鄉土社會為主要陣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近年來,和龍市頭道鎮金達萊村因地制宜,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在鞏固主導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高標準推進泡菜產業發展,提升泡菜規模化發展水平,帶動村民穩定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對于文化產業來說,疫情加速了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倒逼傳統文化產業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云展覽、云演出、云論壇層出不窮;出版社變身為數據庫;讀者畫像更精準,數據營銷鎖定消費者。
想了解民俗文化行業未來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2-2027年中國民俗文化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民俗文化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于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
查看詳情
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
隨著快遞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物流行業逐漸成熟,再加上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革新,智能倉儲已成趨勢。通常來說...
大健康產業地域的差異主要與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消費水平等相關。大健康產業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般為藥物緩解和手術治療,藥物只能夠緩解,手術治療為治療最重要的方式。2019年中國65...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營養保健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
鴨脖子是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傳統名吃之一。 鴨脖品牌經營現狀 鴨脖行業市場發展方向分析鴨脖子屬于醬汁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