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快遞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快遞、物流業務。國家與國家(或地區)傳遞信函、商業文件及物品的遞送業務,即是通過國家之間的邊境口岸和海關對快件進行檢驗放行的運送方式。
國際快遞的概念
近期中國制造網公司正式上線國際快遞服務。據該公司介紹,中國制造網繼推出跨境直郵小包服務后,已經陸續推出了國際空運、國際海運、海外倉以及國際快遞等服務,逐步構建全鏈路物流產品矩陣。
本次上線的國際快遞服務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精選頭部承運商及優質專線資源,進一步補充了跨境物流網絡的運輸能力。
國際快遞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快遞、物流業務。國家與國家(或地區)傳遞信函、商業文件及物品的遞送業務,即是通過國家之間的邊境口岸和海關對快件進行檢驗放行的運送方式。
中國國際快遞是快遞業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EMS、DHL、UPS、FedEx、TNT、ARAMEX等快遞業“巨頭”的主營業務,每年的業務量以30%的速度增長,在中國對外貿易工作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中國經濟融入全球一體化作出了貢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社會經濟效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國際快遞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互聯網+"為快遞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快遞業對接供需兩端,企業積極提高服務匹配能力,服務于各行各業、服務于新經濟的生態體系建設開始起步。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快遞國際化提供了新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步入務實合作階段,中國制造"走出去"步伐加快,快遞企業訂單處理、跨境運輸、海外倉儲、境外投遞等能力逐步提升。智能國際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國際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一、中國國際快遞行業發展趨勢
新動力新模式或將成為中國國際快遞行業“新”發展機會。疫情促進了新型消費群體、消費理念與消費方式誕生,在線消費對到店消費的替代率提高,促進快遞行業快遞量的劇增,尤其是直播帶貨等電商層面的創新,以及電商下沉低線市場以及促銷力度升級(例如百億補貼),更是為快遞行業帶來長期利好。
2020年6月1日,國家郵政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年前5個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400億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業務量超過2.66億件,日均服務用戶超過5億人次。2021年全年快遞業務量超過了950億件。需求端仍有新動力不斷注入,電商平臺的競爭和模式創新會持續驅動快遞業務量增長,從而實現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具體而言,價格戰疊加疫情雙重因素下,中國國際快遞行業有以下新發展趨勢:
1)回歸快遞物流的本質,多元化服務體系和時效是關鍵。快遞本身屬于物流行業,物流是要解決時空矛盾的。價格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能更好的提供倉儲服務解決時間矛盾、更有效率的提供運輸服務解決空間矛盾才是核心競爭力。多元化的服務體系、更快更穩定的時效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擁有時效、服務、品牌的寡頭們將更容易聚集忠誠度高、增速快、利潤率高的客戶。
2)快遞產品越來越“細”,差異化競爭將成為共識。快遞市場規模很大,并且還在以較高的增速不斷發展。我們認為,未來的行業格局不可能是“一家獨大”,而是各家企業在差異化競爭的前提下,形成相對穩定的行業格局。未來,快遞行業的競爭將是細分市場的競爭。
3)智能化有可能帶來行業新模式、新變化。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正在推動快遞行業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發展。長期來說,智能化將帶領快遞行業從勞動密集走向技術密集,從而實現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升。因此,快遞企業的智能化競爭將會是一個長期看點。
4)頭部企業的競爭,最終將演變為“口碑之爭”。品牌的競爭,除了面向內部的管理和面向外部的服務之外,還包括網絡均衡性、風控能力、融資能力等。未來的行業競爭,誰能在這些方面取得領先,誰就能獲得強大的“品牌力”。長期來看,口碑將在較大程度上會替代價格因素,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雙十一、年貨節等旺季期間,具有良好口碑的企業能給客戶帶來更好的信賴預期,從而吸納更多的快件。
5)管理效益將會成為長期的競爭優勢。市場和管理都要重視起來,一手要抓市場份額,一手要抓精細化管理。不斷的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才能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1、國際快遞行業發展規模
自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國國際貿易業務往來頻繁,帶動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蓬勃發展。此外,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自貿區的建立及國際貿易相關利好政策不斷出臺,為國際快遞行業發展迎來利好局面。2014-2019年,中國國際快遞限額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由3125.6億元增長至4025.7億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限額以上企業營業收入有所收縮,下降到3767.4億元左右。2021年隨著全球疫后經濟快速復蘇背景下,中國國際快遞限額以上企業營收出現恢復性增長,限額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至4117.2億元。
圖表:2019-2021年我國國際快遞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快遞業協會、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激烈競爭下頭部企業有望依托已建立優勢形成寡頭格局。后疫情時代下,國際快遞行業價格競爭會持續加劇,業務整體逐步向頭部集中,行業集中度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未來市場上的存活企業可能僅會有3-4家,瓜分被淘汰企業所釋放的市場份額,價格戰才會隨之慢慢平息。
未來順豐等頭部企業有望依托已建立的護城河和不斷提升的品牌效應、經營管理模式、差異化服務如航空網絡等優勢,未來三至五年維持市場寡頭地位的確定性非常高。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國際快遞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國際快遞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國際快遞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快遞、物流業務。國家與國家(或地區)傳遞信函、商業文件及物品的遞送業務,即是通過國家之間的邊境口岸和海關對快件進行檢驗放行的運...
查看詳情
上海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9月22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了《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
國際金價連續五個月下跌國際金價已連續5個月下跌,昨天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報每盎司1682美元,相比三月初2...
環保政策及產業政策則對中國銻供應穩定性起到決定性作用。由于以輝銻礦為主的銻資源逐漸耗竭,環保政策在近年來的嚴格...
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機組全部投產發電9月22日,白鶴灘水電站8號機組順利通過并網調試72小時試運行,正式轉入商業運行,標...
培育鉆石市場投資前景及風險分析近幾年,人們對于實驗室培育鉆市場的關注度和需求量正在不斷攀升,他們對于培育鉆的整...
對于人造草坪的質量問題,國際足聯曾制定了關于人造足球場草坪的質量標準。2001年提出了“FIFA標志認證”的概念。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