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推動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清潔能源優化組合,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地熱能是一種新的潔凈能源,在當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增強和能源日趨緊缺的情況下,對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地熱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市場多大?著力推動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清潔能源優化組合,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地熱能是一種新的潔凈能源,在當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增強和能源日趨緊缺的情況下,對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地熱能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
地熱能的利用,涉及的模式十分廣泛,為現今的市場化地熱能開發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地熱能的直接利用和地熱發電,如應用在工業加工、民用采暖和空調、醫療、洗浴、土壤加溫、農業溫室、農田灌溉、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方面。
目前,地熱能作為新能源中的優勢能源之一,其利用模式,也由市場經濟初期的地熱溫泉利用,逐步向能源為主的利用模式轉型,使可貴的地熱資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在未來,地熱能作為能源的主流利用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地熱供暖、地熱發電與地熱農業。
我國地熱能資源豐富,但資源探明率和利用程度較低,開發利用潛力很大。目前,中國大陸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可實現供暖(制冷)建筑面積320億平方米;大陸水熱型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18.65億噸標準煤;埋深3000-10000m干熱巖型地熱能基礎資源量約為2.5×1025J(折合856萬億噸標準煤)。
2021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水利部、國家統計局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要求,到202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及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力爭比2025年翻一番。
預計到202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
湘潭市地熱能行業發展分析
近年來,湘潭市因地制宜,以“裝配式建筑+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綠色建材”的模式全面推動城鄉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作為試點城市,湘潭市將立足調整能源結構、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按照“一個連片地區、一個特色園區、一個特色村鎮、一至兩個重大單體項目”的思路,加快推進湘潭市淺層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示范工作,積極培育淺層地熱能建筑開發利用市場,全面建立完善淺層地熱能產業體系;實現項目建設區域新建居住、公共、工業建筑(包括既有建筑改造)實施淺層地熱能技術占比不低于30%,促進淺層地熱能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環境、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想了解更多關于地熱能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地熱能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地熱能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并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熱能大部分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性熱能,它起于地球的...
查看詳情
電子書閱讀給人們閱讀方式、認知模式與思維習慣帶來了改變,疫情期間,電子書閱讀的快速增長,也再次引發人們對相關問...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活性炭行業的應用領域將會不斷拓展,水處理、空氣凈化、汽...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度為7.5%。綠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不用或少用天然資源4...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恢復以及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不斷滲透,外賣行業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新消費趨勢凸顯,行業覆蓋內容...
人工智能的產業化是“AI+垂直行業”的一場變革。從技術成熟度、市場空間、行業信息化程度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安防、...
節能環保逐漸成為全球的熱點問題之一,世界電機也正向高效節能方向發展,發展潛力十分巨大,從目前我國電機行業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