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治療,是近年來醫學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手段,代表著醫學的新方向。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治療具有傷口小、瘢痕細、手術中出血少、術后病人疼痛輕、恢復快等特征,越來越受到醫生、病人的歡迎。
微創治療,是近年來醫學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手段,代表著醫學的新方向。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治療具有傷口小、瘢痕細、手術中出血少、術后病人疼痛輕、恢復快等特征,越來越受到醫生、病人的歡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為190.6百萬,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3.5%。隨著老齡化問題加深,老年人日常生活、精神狀態以及醫療健康等需求將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
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癌癥防治等需求逐漸加深,同時伴隨著老年人群的身體機能衰退,微創外科及介入治療將成為越來越主流的方式。
癌癥是目前致死率排名第二的重大疾病。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確診人數7.5人;60歲及以上年齡段高發;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人數每年保持2.5%的增幅。以一個50萬人口的區域計算,該區域每年的惡性腫瘤診療需求在2000人左右。
傳統的腫瘤治療模式(包括外科切除、放療、化療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給當時的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在延長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著治療方法單一、治療簡單粗放等弊端。
近年來,隨著新理念、新技術、新器械的不斷涌現,在現代腫瘤微創技術的支持下,腫瘤消融介入治療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微創治療行業供需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目前手術、放療、化療作為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它們的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微創治療作為腫瘤的局部治療手段,是手術、放療、化療的一種有效補充,目前在國內現在地位正逐步提高,未來微創治療聯合全身治療必定是腫瘤治療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微創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X光機、CT以及先進的電子、光學設備的引導下,醫生只要在皮膚上開不到1厘米的小口子,就可以通過特殊的儀器清楚地看到人體內部的各種"零部件",并且可以把它們放大。一般來說,微創治療用在心臟搭橋、放置支架、頸、腰椎間盤的介入治療、甲狀腺微創手術、腹腔臟器切除,如膽囊切除等。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基礎較好,隨著傳感器技術、生物化學技術、精密機械技術、自動控制、流體力學等技術逐漸的突破,醫療器械產業尤其是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介入器械將得到快速發展。
機器人能精準復現醫生手術操作,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外科手術人在體力上的短板,對于類似介入、骨科等對于影像學要求較高的手術而言,不僅減少了醫生的吃線風險,還提升了精度,手術機器人從雞肋的器械變成了更好用的專業工具。
副損傷更少的微創手術毫無疑問會成為人類醫療的未來,因此,能夠幫助更好完成微創治療的機器人必然成為醫療行業的大勢所趨。
雖然目前國產手術機器人已經在慢慢崛起,但大多都是后發入場的企業,面對這些國外龍頭醫療企業的進攻還略顯單薄。同時,大部分的手術機器人大多仍然在中國一線城市的一級醫院使用,較大的學習難度導致難以下沉到各級醫療機構,國產機器人價格的優勢并不明顯。同時另外一個可以確定的走向是,國產手術機器人的發展空間必會遭受這些國際對手的擠壓,短期內打破現有市場的壟斷格局較為困難。
想要了解更多微創治療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中國微創治療行業供需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微創治療行業供需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微創治療,是近年來醫學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手段,代表著醫學的新方向。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治療具有傷口小、瘢痕細、手術中出血少、術后病人疼痛輕、恢復快等特征,越來越受到醫生、病人...
查看詳情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規模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大數據成為現代數據分析的重要研究對象。如何從已有的大規模...
固態硬盤現狀如何?據市場消息,渠道零售商已大幅下調大容量SSD價格,以減少過剩庫存。消息人士補充說,大容量SSD價格...
自媒體行業現狀如何?近兩年受疫情的影響,讓更多居家的國民,成為自媒體、短視頻的拍攝者,同時也帶動了一批國民成為P...
工控機行業發展前景如何?近些年各地政府相繼推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產業的落地,智慧政務、...
燕窩行業前景如何?燕窩從古至今都被認定為滋補品,不管是女性還是小孩都有很好效果。隨著養生意識的加強以及對于健康2...
干眼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類常見重要眼表疾病。根據我國現有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的干眼發病率在21~30%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