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制糖期中國甘蔗糖產量完成913.4萬噸,占全國食糖總產量的85.63%,占比非常大,甜菜糖產量完成153.26萬噸,占全國食糖總產量的14.37%。目前我國食糖生產發生了由以甘蔗糖、甜菜糖兩個品種為主向以甘蔗糖單一品種為主的轉變。
根據中國糖業協會數據,我國共有4000萬糖農,制糖企業(集團)46家。糖廠216家。我國制糖業的市場參與者主要以上市公司為主,呈現出區域性明顯、集中化趨勢提升、國有化程度高等特點。
制糖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前期投入大,運營本錢高等特點。進入該行業前期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進展根底建立,包括廠房、生產設備、環保設施的建立和購置等。同時,甘蔗、甜菜等原材料的收購都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故運營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資金實力缺乏的企業無法在短期內形成規模,使得進入制糖行業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
截至2022年7月底,2021/22年制糖期(以下簡稱本制糖期)全國制糖工業企業生產已全部結束。本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956萬噸,累計銷售食糖677萬噸,累計銷糖率70.8%。全國制糖工業企業成品白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5781元/噸。7月成品白糖平均銷售價格5831元/噸。
我國的制糖業以甘蔗糖生產為主,占總產量的90%,甜菜制糖生產占10%。糖類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中國12個省區,甘蔗糖產區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海南等南方地區。制糖業是一個高度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的現代化生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是全球糖消費大國,糖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三,占全球比重在10%左右。我國人口眾多,糖消費量巨大,且較為穩定。近年來我國食糖供給缺口較大,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其中,巴西是我國第一大糖進口來源國。
據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制糖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食糖按糖料劃分,可分為甘蔗糖、甜菜糖。從我國糖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重心也是“以甘蔗糖業為主,兼顧甜菜糖業”。我國南方發展的甘蔗糖,與北方發展的甜菜糖,比例分占90%、10%。在蔗糖生產中,廣西、云南兩省區產量占全國80%左右。
目前我國已經是制糖大國,年糖產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中國是世界上人均食糖消費量最少的國家之一,遠低于全世界人均消費食糖水平,僅及世界人均年消費食糖量的三分之一,屬于世界食糖消費“低下水平”的行列。同時據中國糖業協會官網統計,我國成品糖中,工業消費占比約為58%,民用消費占比約為42%。工業消費包括食品加工、凝固劑、去污劑等,而白糖是這些產業重要原料。
蔗糖(以其中的白砂糖為主)作為重要的甜味食品原料,廣泛存在于各類包裝產品中。除了餅干面包、飲料等這些有明顯甜味的產品,膨化食品、辣條等咸味、辣味零食中也含有白砂糖。
我國的制糖業以甘蔗糖生產為主,占總產量的90%,甜菜制糖生產占10%。糖類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中國12個省區,甘蔗糖產區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海南等南方地區。制糖業是一個高度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的現代化生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糖消費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在全球人口和經濟增長態勢不改的條件下,糖以及糖制品的消費量將隨之增加。人口和GDP增速下滑致使糖消費增速減緩。全球糖需求量在未來10年內保持增長態勢,制糖行業增速會逐漸放緩至1.9%。我國糖產量受甘蔗播種面積、單產情況、出糖率等因素影響,其中糖產量與甘蔗播種面積變動方向基本一致,呈現6年一個周期。本質上來說,推動農戶種植甘蔗的動力來源于種植收益,通過甘蔗本身收益情況以及競爭作物收益情況,可以預判未來甘蔗種植規模情況,進而判斷糖產量與價格。
目前,我國雖然已成長為第三大白糖消費國,但人均消費量仍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工業消費占據主導地位。未來幾年隨著我國糖料作物種植面積的增長,制糖行業進入上升周期。
糖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中國食糖產業飛速發展,在世界食糖消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是全球重要的食糖生產國,2020/21制糖期中國食糖產量完成1066.05萬噸,較2019/20制糖期增加了24.54萬噸,同比增長2.36%。
2020/21制糖期中國甘蔗糖產量完成913.4萬噸,占全國食糖總產量的85.63%,占比非常大,甜菜糖產量完成153.26萬噸,占全國食糖總產量的14.37%。目前我國食糖生產發生了由以甘蔗糖、甜菜糖兩個品種為主向以甘蔗糖單一品種為主的轉變。
中國糖業協會公布數據,2021/22年制糖期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制糖期全國累計產糖278.55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產糖353.38萬噸)。其中,產甘蔗糖197.89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產甘蔗糖223.19萬噸);產甜菜糖80.66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產甜菜糖130.19萬噸)。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128.69萬噸(上制糖期同期147.06萬噸),累計銷糖率46.2%(上制糖期同期41.62%),其中,銷售甘蔗糖90.4萬噸(上制糖期同期92.89萬噸),銷糖率45.68%(上制糖期同期41.62%);銷售甜菜糖38.29萬噸(制糖期同期54.17萬噸),銷糖率47.47%(上制糖期同期41.61%)。
中國不僅是全球食糖重要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也全球重要的進口國之一,中國食糖進口量明顯大于出口量,2021年中國食糖進口量為383萬噸,較2020年減少了144萬噸;出口量為9.4萬噸,較2020年減少了5.34萬噸。
2020-2021年蔗糖產量處于減產周期,糖價開啟上行趨勢。當前國內糖價與國際食糖凈價價差在2500-2800元/噸,配額內進口利潤在2000-2100元/噸,配額外進口利潤-50-50元/噸,處于盈虧線附近。
另外,“十四五”時期,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糖業面臨轉型升級。在上游糖料種植領域,糖料種植良種化、機械化、水利化等程度將進一步加深,糖業生產成本能夠有效降低;在制糖工業領域,我國制糖工業加工產業鏈將進一步延伸,5G、物聯網等技術將有助于產業智慧化、數字化升級,糖業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制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同時,制糖業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點行業之一,高耗水和水污染物排放是制糖業的主要環境問題。因此深度處理制糖廢水對提高制糖業水污染防治水平,實現重點控制指標的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從制糖工業銷售收入來看,制糖工業行業市場規模呈波動上升趨勢,整體規模不斷擴大,制糖工業行業銷售額達到663.63億元,同比增長27.57%。
從市場競爭情況來看,由于我國食糖價格較低,加之我國制糖成本較高,導致行業整體盈利較低。近年來我國制糖行業持續出清,市場趨于集中,中小企業逐漸淘汰,大型企業占比比例在逐漸上升。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糖業面臨轉型升級。我國制糖工業加工產業鏈將進一步延伸,5G、物聯網等技術將有助于產業智慧化、數字化升級,糖業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更多行業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制糖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制糖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糖作為居民生活中和食品等工業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不斷成長的工業國家,對糖類的需求整體較大,近年來我國糖類原料作物種植面積波動明顯,一定...
查看詳情
12月9日,2022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會在滬成功舉辦,希望學憑借落地新疆吉木乃等地的“希望之行”教育公益計劃,榮2...
寵物產業主要分為寵物食品、寵物用品以及寵物醫療與服務行業。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愈來愈多的相關企業入局。天眼...
近日,多家家禽上市公司披露的經營數據顯示,銷售數據同比大幅增長。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市場供求關系改善,家禽行業有...
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白皮書江西省農業農村廳16日發布了《江西省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以下簡稱白皮書)...
尼爾森IQ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后疫情時代,中國快消品市場增速略有放緩,但企業復蘇跡象已現;超半數的被訪企業主表示...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尤其疫情期間居家用餐為主等因素的影響,市場對于3R預制菜產品的需求大幅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