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供給在逐步優化,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售并舉的房地產市場供給格局在逐步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正在探索中成型。同時,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促進房地產良性循環,也有利于保障群眾正常居住需要。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驚人的增長,相應的辦公樓市場也帶來了快速增長。近年來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對辦公樓市場也帶來了影響。2020年我國辦公樓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分別為3334.34萬平方米和5047.47億元,分別同比下降5.3%和10.4%。
2020年,我國辦公樓開發投資完成累計值達到0.65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5.37%;新開工面積為6604萬平方米,較2019年下滑6.8%。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2月全國辦公樓期房銷售面積累計值為226.72萬平方米,累計增長35.4%。近年來我國辦公樓開發投資額與新開工面積均呈現先降后增的趨勢。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6年中國辦公樓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40城寫字樓市場指數
辦公樓市場發展與宏觀經濟存在較大的關聯度,經濟的高速增長也將帶領辦公樓的需求增長。仲量聯行發布的最新“中國40城寫字樓市場指數”顯示,就全國寫字樓市場而言,盡管市場需求尚未大規模企穩回升,但得益于“穩增長”政策和實物工作量的形成,疲軟的市場人氣得到小幅提振。第三季度中國頭部城市寫字樓市場企穩向好,基礎市場保持穩定以應對市場不利因素的擾動。
第三季度,前10名城市中,城市排名與上季度持平,頭部城市穩定的寫字樓市場格局得以延續。除北京、重慶的指數環比回調1%外,其他城市均保持正增長。北京第三季度的租房市場經歷了上季度的小幅反彈后回到穩定水平,而重慶的市場受到疫情和極端高溫的影響有所減弱。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武漢均錄得0.2%-0.5%的漲幅,證明基礎市場保持穩定,以應對不利因素的擾動。
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處于成熟階段,而全國70%的城市還處于起步階段。預計北京、上海的甲級、乙級寫字樓潛在需求約為4000萬平方米,廣州、深圳約為2000萬平方米。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的需求上限也超過700萬平方米,十大城市的潛在需求總量超過了其他200多個城市的需求潛力之和,說明我國寫字樓需求集中在龍頭城市。預計到2030年,新增2億城市人口的80%以上將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
根據仲量聯行數據顯示,我國GDP排名前30的城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每增長一個單位,將拉動辦公樓需求增長547平方米。其中,深圳影響系數最高,達到了1672億元/平方米。
從供求平衡關系來看,我國辦公樓市場尚存在供應缺口。根據仲量聯行數據顯示,我國GDP前50的城市現有存量距理論需求量之間仍存在6000多萬平方米的缺口,其中4座一線城市的供應缺口達到3000萬平方米以上。
分城市類型來看,一線城市的供應缺口最大,其辦公樓總存量僅占理論需求量的72%;其次是重點二、三線城市,其辦公樓總存量占理論需求量的比例為84%。
相比于供給端以及投資額不斷保持在高位,寫字樓需求端則出現了持續的下降,2010-2017年,我國辦公樓用房銷售面積總體呈增長態勢,2018年出現負增長,為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后連續三年下降。2020年,我國辦公樓用房銷售規模為3334.3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43%。2021年1-5月份,我國辦公樓用房銷售規模為1012.95億元。同比增加10.5%。
整體從價格來看,我國寫字樓行業目前供給整體大于需求,且行業需求長期以來持續疲軟,這一點從我國寫字辦公樓平均銷售價格可以看出,2018年以來,我國寫字樓行業并沒有出現住宅地產行業類似的火熱行情銷售價格整體保持平穩,截至2021年5月,全國寫字辦公樓平均銷售價格為13249.23元每平方米,較2018年10月還下降了近400元每平方米。
在疫情慢慢退去的環境下,經濟將會持續增長,經過近5年來的高位運行以及持續調控,市場已迎來理性增長時代。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房地產投資有望平穩健康發展。
2021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1205萬;特別是流動人口38467萬,比上年末增加885萬,會帶來新的住房需求。
房地產市場供給在逐步優化,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售并舉的房地產市場供給格局在逐步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正在探索中成型。同時,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促進房地產良性循環,也有利于保障群眾正常居住需要。
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四個一線城市處于成熟期,而中國內地70%的城市仍處于起步期。據估計,北京和上海甲級和乙級辦公樓的潛在需求約為4000萬平方米,廣州和深圳的潛在需求約為2000萬平方米。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的需求上限也超過700萬平方米,前十大城市的潛在需求總量超過其他200多個城市的需求潛力之和,體現了中國辦公樓市場需求聚集到龍頭城市的特點。
白皮書顯示,中國的頂級城市已經完成了80%以上的辦公樓供應。特別是在中國經濟總量排名前50的城市中,17個城市的辦公樓處于供應過剩狀態,未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相對有限。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轉型,高質量的發展,商業房地產也需要轉向集約化資源投資和精細管理,加快與新動能的協調,滿足行業的實際需求。
預計到2030年,新增加的2億城鎮人口將有80%以上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根據第一財經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北上廣深、成都、杭州、重慶、蘇州、南京等核心城市的商業門店數量、用戶行為、城市資源較為活躍,未來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商業地產租金具備上漲空間。
未來,辦公樓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辦公樓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2-2026年中國辦公樓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辦公樓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辦公樓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辦公樓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辦公樓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
查看詳情
快遞包裝污染問題日益凸顯。面對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可循環使用的快遞包裝應運而生,契合了循環經濟和新消費理念。國家...
2022年12月12日,根據京東超市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21日至12月10日,金桔干等果干類、電解質水、果蔬汁、潤喉糖、以黃...
茅臺冰淇淋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就是實體人民幣數字化,即電子版...
國內棉紡織市場最新調查11月,國內棉花資源充足,紡織企業淡季特征明顯,新增訂單不足,對皮棉原料需求保持隨用隨買,疊加,...
白糖消費以工業消費為主,用于食品加工等行業的白糖工業消費占比為64%;用于居民和餐飲行業直接食用等領域的白糖民用...
2021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和國家助企紓困政策效果顯現,我國服裝行業生產穩步恢復,內銷持續改善,出口保持較快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