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末,全國中小微企業數量達4800萬戶,比2012年末增長2.7倍;我國每千人企業數量為34.28戶,是2012年末的3.4倍;2021年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48萬戶,是2012年的3.6倍。
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分析
截至2021年末,全國中小微企業數量達4800萬戶,比2012年末增長2.7倍;我國每千人企業數量為34.28戶,是2012年末的3.4倍;2021年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48萬戶,是2012年的3.6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利潤率6.2%,比2012年末高0.9個百分點,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大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都源自中小企業,2021年我國“四新經濟”新設企業383.8萬戶,占新設企業總量的42.5%。
廣大中小企業是中國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在就業、稅收、創業、創新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中國經濟而言,積極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促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從而為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
為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我國在梯度培育融資供給、高端智能綠色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出臺系列政策,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已形成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703家,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392家。圍繞宣傳政策、落實政策、疏解難題等主題,匯聚資源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為中小企業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加速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4762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48戶。
推動數字化轉型是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在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我國還制定了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編制發布數字化轉型相關評測指標、轉型指南、發展指數等,為中小企業評估數字化水平、開展自我診斷、明確轉型路徑等提供指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中國企業數字化門檻持續降低 數字化轉型進入“鏈”時代
12月27日,釘釘聯合信通院發布報告《“小快輕準”持續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報告》,其顯示,中國企業數字化門檻正持續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降低達80%。以釘釘為代表的協同辦公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條普惠、敏捷、低成本的數字化轉型新路徑。同時,報告還指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鏈”時代。
工信部日前發布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提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應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的痛點難點,為中小企業提供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轉型。
在“小快輕準”理念下,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積極應用數字化轉型新產品新工具,在革新企業生產方式、管理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約6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經使用釘釘。其中,以入選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無錫普天鐵心為例,自2019年普天鐵心引入釘釘,基于云釘的底座能力,陸續搭建了EIOT、智能協同等多個應用,以釘釘為超級入口,實現業務上釘、設備上釘。
普天鐵心二期智能化工廠,在釘釘上集成了多套業務系統,實現數據互聯互通,訂單交付周期由8天縮短到4天。通過生產數據的在線檢測,降低了操作損耗報廢率25%。二期智能工廠的人均年產值更是達到800萬。
報告認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式進入“鏈”時代。“鏈”時代是指產業鏈上下游各主體企業借助數字化平臺及技術,打破空間和時間限制深度融合,進行高效的資源配置,通過構建、豐富和完善產業生態,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報告還指出,產業鏈的融合發展將進一步依據結構化數據形成更為智能的決策管理體系,基于對人、機、物的連接,實現達到快速感知社會需求及供需的精準匹配。通過對上下游企業有效協同及智能技術對產業鏈深化賦能,最終形成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創造為主線,以數據驅動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產業鏈新業態。
據一汽大眾、越秀集團、中國燃氣等“鏈主”企業反饋,基于釘釘構建的產業鏈協同平臺,不僅打破部門壁壘,強化集團內部作業協同,更有效整合了海量供應商及生產資料,通過信息、流程、數據的在線協同,加強產業鏈“溝通對話”效率,實現供應商和“鏈主”高效耦合及資源集約化管控,讓供應鏈更具韌性。
當前,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中小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多措并舉推動中小企業科學高效開展數字化轉型,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為中小企業提供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轉型……近日,工信部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從降低數字化門檻到加快數字賦能,對中小企業幫扶加力施策。《指南》的適用范圍及對象,除了作為需求方的中小企業之外,還包括互聯網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的供給方。
比如,在增強供需匹配度上,《指南》提出遵循“大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思路,由大型企業輸出成熟行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轉型。在研制輕量化應用方面,《指南》呼吁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痛點難點,提供“小快輕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深化生態級協作上,《指南》建議大型企業搭建或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上下游中小企業開放訂單、技術、工具、人才、數據、知識等資源,探索共生共享、互補互利的合作模式。
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指南》提出了加強轉型引導、加大資金支持、推廣試點應用、完善配套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等工作要求,旨在推動有關部門在技術、資金、服務、人才等方面加強資源支持。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6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數字化轉型行業的供需狀況、數字化轉型發展現狀、數字化轉型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數字化轉型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數字化轉型行業的發展建議、數字化轉型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數字化轉型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在形式上,數字化轉型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數字化轉型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數字化轉型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數字化轉型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根據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5215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12475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9.1%。數字化轉型市場已細分為五個主要區域:...
查看詳情
第三方檢測產業鏈覆蓋廣泛,具體為上游主要檢測設備、檢測試劑等行業,中游第三方檢測機構,下游檢測報告的使用者,如...
血氧儀需求激增繼抗原檢測試劑、N95口罩、連花清瘟以及布洛芬后,血氧儀成為又一緊俏防疫產品。百度指數顯示,近一周1...
目前,按摩器具廣泛服務于各類用戶群體,包括亞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以及商旅辦公人群等重要人群,擁有廣闊的市場發展...
聚醚多元醇消費量及產能分析 未來聚醚多元醇行業發展空間分析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張,近年來國內聚醚多元醇消費量逐年增...
全息投影行業市場有多大?目前,全息投影技術已經軍事領域、教育領域、展示領域、醫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應用,我國從事2...
“我國辦公商務行業整體月活躍用戶規模首次突破7億,同比增長16.7%;以‘平臺+低代碼’模式提供服務,可使企業數字8...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