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探索、開發、利用太空和天體的綜合性工程,即綜合實施航天系統,特別是航天器和航天運輸系統的設計、制造、試驗、發射、運行、返回、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工程。
航天工程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航天科技集團2月9日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顯示,2022年我國繼續開啟航天“超級模式”,計劃安排5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140余個航天器,發射次數持續保持高位。
藍皮書中提到,建造空間站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據悉,我國天宮空間站將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根據計劃,2022年我國全年載人航天工程將實施6次發射任務,以天和核心艙為控制中心,問天、夢天實驗艙為主要實驗平臺,全面建成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間站,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以及多型商業運載火箭將首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航天工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航天工程(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探索、開發、利用太空和天體的綜合性工程,即綜合實施航天系統,特別是航天器和航天運輸系統的設計、制造、試驗、發射、運行、返回、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工程。航天工程有時還指某項大型航天活動、研制任務或建設項目。航天工程通常采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來組織實施。
航天工程與航天學、航天技術的關系,航天學是航天工程實踐的理論指導,航天技術是航天工程的技術手段;航天工程在航天學的指導下,充分利用航天技術,并在實踐中使航天學和航天技術的內容不斷豐富和擴展。
在新興技術持續突破、“太空+互聯網”跨界融合、新興航天企業蓬勃發展、私有資本紛紛涌入的促動下,全球即將進入新太空時代,2021年中國航空航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8933億元,同比增長7.11%。
隨著航空航天制造業的不斷發展,葉片、盤軸、機匣等主要結構件,大量采用新型難加工材料。這些難加工材料的高效加工問題一直是企業研究的主題。航空航天企業中高性能刀具的使用,使航空制造業機械加工技術迅猛發展,但是買好刀具容易,用好刀具很難。航空制造業刀具降本增效研究成為當務之急。
航空航天零部件不僅采用了很多新結構、新技術和新材料,而且零件構型復雜,剛性較差,這些因素促使發動機等零件機械加工必須大量使用高性能的標準刀具和專用刀具進行加工。
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升空并完成任務。對標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這標志著我國也擁有了可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轉慣性的優質發射場。經過四年的發展,長征五號,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等高性能新火箭,都從文昌順利升空,并完成包括天問一號在內的深空探測任務的發射,基建保障能力得到完美驗證。進入2020年,中國航天產業鏈上相關的民營機構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全球各地相繼建好測控站,并與國際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提高了中國測控能力,并以商業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但相比于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傳統航天強國來說,我國基礎設施還需要繼續強化,美國不僅在發射場數量上有優勢,僅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一處發射場的發射工位,就比中國四個發射場發射工位的總和還要多。而且值得注意的有兩點,第一是美國很多發射場是只供近地軌道發射的,第二是藍色起源和SpaceX這兩個商業航天公司均有屬于自己的專用發射場。航天是一個需要實證和技術驗證的系統工程,所以這些低軌發射場和專用發射場,對美國本土的航天技術發展大有裨益。
2021年,我國全年航天發射次數有望首次突破40次,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多顆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業務衛星發射等多個重大航天事件令人矚目。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其中,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于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實施11次發射任務。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林益明表示:“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的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要先后完成天河一號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神舟12號載人飛船、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神舟13號載人飛船5次發射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擇機在今年5~6月會在火星著陸,實施我國首次火星巡視探測工作。這些航天重大工程的成功實施將推動中國航天發射進入新的高度。”
全球商業航天領域可能會有在新的領域進行穩定的投資以及維護現有的太空技術,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和風險投資。目前,收入主要集中在商業太空市場,衛星監測和通信、以及商業的火箭發射。
2020年可能會有新的太空技術和服務,但大多數還是處于概念階段,因此也需要額外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以便有更廣泛商業市場和經濟回報。 現有商業太空服務供應商可能會繼續評估他們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為市場的變化做準備,但預計不會產生重大影響,變化也不會超出了現有的研究和開發。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航天工程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航天工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航天工程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航天工程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航天工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航天工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航天工程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航天工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航天工程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航天...
查看詳情
豬肉價格再降國家發改委1月9日消息顯示,據監測,1月3日~6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93∶1,按照《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
亞洲是純堿產能最為集中也是產量最大的區域,該區域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土耳其和印度。北美純堿產能目前近1390萬噸,...
水稻是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谷物,中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種下主要分為2亞種,秈稻與粳稻。亞種2...
農用機械是指用于農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所有動力機械的總稱。農機行業上游包 括鋼材、有色金屬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
羽絨服市場發展態勢如何?羽絨服根據穿著人群不同可以分為男裝、女裝、童裝和運動式,運動式羽絨服主要包括登山、滑雪...
無人機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如何?2022年無人機行業繼續飛速發展,技術水平大幅提高、設計更加人性化、應用也更加廣泛。多A...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