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交流的窗口,一個城市的形象名片。機場作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日益引起商家的關注,成為廣告發布和企業形象展示的理想場所。中國的通用航空起步較早,但通航產業在國內發展較為緩慢。
機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交流的窗口,一個城市的形象名片。機場作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日益引起商家的關注,成為廣告發布和企業形象展示的理想場所。近幾年,全國各地機場商業及餐飲業商品高昂的價格備受各界關注。對于國際機場商品價格過高的問題,消費者認為商品經營者獲得了暴利。而商品經營者的解釋是:由于商家要向機場交付高額租金,只好通過把價格抬上去來彌補租金成本。
機場方認為,租金是通過市場招投標形成的,非強制性索取,目前這種經營方式是一種商品經營者與機場之間的“雙贏”。一方面,商品經營者獲利;另一方面,機場拿到了可觀的租金收入。但是,這種“雙贏”是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為前提。面對這種局面,目前大家似乎多了一份無奈。伴隨著像迪拜、香港等機場的商場試經營模式打造“購物天堂”。在世界上獲得一致好評并且巨大的消費量產生了大量利益的同時,我國內部機場也已經認識到了機場商場管理的這一新模式的發展前景。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內的商品開始破天荒地打折了。原來的旅客通道處擺起了特賣場,打折商品包括服裝、箱包、食品、化妝品和書籍。一些服裝和箱包的打折力度還相當大,只有平時價格的一半。可見我國的機場的商場已經由原先的高價經營像與世界接軌的“商場式”轉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機場運營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機場公司具有多種收入,既包含航空公司基本管理費,也涉及在機場提供的商業服務,例如,零售收入和餐飲等。上述服務的通性是旅客群體為機場旅客,且所售出產品均以旅客需求為基礎,不僅在機場設立固定位置,而且配備專業服務人員提供相應服務。機場設置零售商鋪已經成為航空企業非航空收入來源的一部分。知名機場將機場的航站樓設計為吃、穿、行、游、購、娛一體化的綜合消費場所。我國機場零售業對機場的整體收入的貢獻較低,雖然機場旅客吞吐量逐年遞增,但是對零售行業收入增長的作用甚微。
我國大型機場逐步采取了以旅客為中心的多元化經營的商業模式,航站樓餐飲業已經形成了豐富的餐飲業態組合,包括西式快餐、中式快餐、休閑茶藝、咖啡、特色風味餐飲等多種餐飲品類,引入國際餐飲連鎖公司如肯德基、麥當勞、美樂家、成都小吃、星巴克等著名餐飲公司;并實現了高、中、低的價格體系全覆蓋。
中國的通用航空起步較早,但通航產業在國內發展較為緩慢。經過"十二五"的快速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通用機場數量已經超過300個。"十三五"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及起降點。按照民航局相關規劃文件中通用機場"縣縣通"的遠景目標,未來我國通用機場數量將達到上千個。雖然中國通用航空機場發展前景良好,然而在通用機場規劃、布局、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截至到目前,我國機場共有814個,公共運輸機場248個,通用機場A類139個,通用機場B類241個,其它起降場地186個。
目前,國內39個千萬級樞紐機場客運量占到全國總客運量的83%,絕大部分中小機場,尤其是深度貧困、邊疆邊境、少數民族、革命老區、偏遠落后和地面交通不便地區的中小機場,業務收入無法覆蓋與實現社會效益相關支出在內的全部成本。基于此,近年來,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對中小機場和支線航線航班的補貼支持力度。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被國家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2019年,旅客吞吐量5293.2萬人次,同比增長7.26%,其中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525.44萬人次,同比增長32.92%;貨郵吞吐量128.32萬噸,同比增長5.32%。2020年上半年,機場旅客吞吐量1418萬人次, 貨郵吞吐量61.47萬噸。2019年底,深圳機場入駐運營航空公司58家,國際客運通航全球60個城市,新增羅馬、名古屋、檳城等18個國際通航城市,國際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正式躋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機場行列。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國內公共運輸機場發展不平衡,大量中小機場資源閑置、航線不可持續、依賴“輸血式”補貼的情況仍較為突出。因此,在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下,如何進一步用好補貼,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有效激活市場,中小機場運營仍須精準施策。
智慧機場就是運用各種信息化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機場各種關鍵信息,實現對機場安全、服務、運營、保障等各種需求做出數字化處理、智能化響應的建設和再造過程。一要明確智慧機場建設過程是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二要明確智慧機場建設手段要善于運用新技術。三要明確智慧機場的實踐要求是要統籌兼顧抓住重點。
《"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6個新發展目標,其中包括: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臺階,綜合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航空服務能力達到新水平,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突破,綠色民航建設呈現新局面,行業治理能力取得新成效。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機場運營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機場運營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機場運營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機場運營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機場運營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查看詳情
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通過放款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后獲得利潤,所以信貸是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手...
農村物流行業發展態勢如何?農村物流行業的出現,讓快遞進村從而可以方便老百姓取快遞又可以將農產品發出去找到銷路獲...
2022年8月31日,在異質結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中,愛康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薄片化是異質結降本主要路徑之一,在2022年1...
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已經發展了70年左右,從手工作業到機械化生產、從借鑒到自我創新,有過高潮也經歷過低谷。中國裝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新茶飲處于行業發展成熟期的上...
近幾年,國內外流通領域的監督抽查結果和消費者反饋結果顯示,電吹風產品的不合格率較高。主要是因為利潤驅使下出現了...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