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提出后,全球節能減排事業步入一個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國家相應號召加入減排隊伍;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謀劃節能減排,技術創新,也做出了許多成績。從能源方面來看,從能耗強度來看,我國的能耗強度是下降趨勢,說明我國每萬元的產值所需消耗的煤產量逐漸減少,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通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2021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意見的通知。碳排放配額分配包括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兩種方式,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根據國家要求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擴大有償分配比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碳中和產業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
2020年9月,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30?60目標,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其中碳達峰是指碳達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經歷平臺期后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而碳達峰這是指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的提出,根本旨在謀求發展的基礎上節能減排,為此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由為關鍵,必須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如此才能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在碳中和提出后,全球節能減排事業步入一個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國家相應號召加入減排隊伍;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謀劃節能減排,技術創新,也做出了許多成績。
從能源方面來看,從能耗強度來看,我國的能耗強度是下降趨勢,說明我國每萬元的產值所需消耗的煤產量逐漸減少,從2017年的0.55噸標準煤減少到了2021年0.46噸標準煤,也反映出,我國對于煤炭的依賴度在逐漸下降,我國的其它能源的產能正在逐漸增加。
從能源投資來看近年來,我國能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來看是呈現上升趨勢的。2022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開局良好。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54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截至3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0.8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9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億千瓦)、風電裝機3.3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1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883萬千瓦。
2022年,整體來看我國能源項目投資總體預期向好,能源重點項目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10.3%。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建設,帶動太陽能發電、陸上風電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202.6%、13.3%;抽水蓄能、核電等投資持續向好,計劃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31%、20.5%;油氣儲運設施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51.5%;電網主網架計劃投資額與去年基本持平。
2022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開局良好。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54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截至3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0.8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9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億千瓦)、風電裝機3.3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1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883萬千瓦。
在雙碳背景下,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方面鋼鐵、石化、發電等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挑戰,對于自身的發展有著更高要求,被倒逼轉型。而另一方面雙碳又激發了新的需求,給金融、環保、新能源等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碳排放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報告在總結中國碳排放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碳中和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碳中和相關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碳中和產業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碳中和產業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
2020年9月,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30?60目標,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其中碳達峰是指碳達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經歷平臺期后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2...
查看詳情
浮法玻璃應用廣泛,分為著色玻璃、浮法銀鏡、浮法玻璃/汽車擋風級、浮法玻璃/各類深加工級、浮法玻璃/掃描儀級、浮...
工業大麻產業屬于全球性新興產業,涉及醫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輕工等多個行業,其中醫藥部分技術含量最高,附加值...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高爾夫運動的普及,中國高爾夫運動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
體育產業發展有利于改善勞動者的精神面貌和體質,有利于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不斷壯大體育產業鏈供應鏈規模,...
分析人士指出,受益于經濟水平的發展,健康需求不斷增加,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縱觀2022年,我國...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速度十分之快,它在服務經濟、提升融資比重、支持融資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02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