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證報報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取得了光量子芯片技術的重大進展,該團隊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MarioKrenn教授合作對光量子芯片技術進一步研發,取得了多個全球首次技術突破。
據中證報報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取得了光量子芯片技術的重大進展,該團隊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MarioKrenn教授合作對光量子芯片技術進一步研發,取得了多個全球首次技術突破。
一是:基于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實現了四光子源的制備;二是:實現頻率兼并四光子糾纏源制備;三是:實現波導模式編碼的量子邏輯門操作和超緊湊量子邏輯門操作。光量子芯片正在接近,將對當下全球芯片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中證報指出,相較于傳統芯片,光量子芯片主要由數目龐大的光量子器件集成,而這些器件的制造雖然需要使用到微納米加工技術,但是對加工設備的要求并不像加工傳統芯片那樣嚴格,只需要借助低端的光刻機就可以完成。
此外,光量子芯片使用光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儲存的信息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而且光量子芯片對外界的抗干擾性更強,兼容性更好,操控精度更加準確,是未來芯片主流的發展方向。全球光量子領域處于起步階段,在芯片國產化及自主可控趨勢推動下,國內光量子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進程望提速。
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可能引發信息技術體系的顛覆性創新與重構,并誕生改變游戲規則的變革性應用,從而推動信息通信技術換代演進和數字經濟產業突破發展。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基于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測量坍縮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無法被竊聽和計算破解的絕對安全性保證,主要分為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兩種。
在量子通信領域,隨著“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我國實現了量子通信研究的領跑。2021年,我國建成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創造500公里的現場光纖量子通信世界紀錄,進一步鞏固優勢。
量子通信作為量子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2022年來,量子通信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穩定擴大,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也加快了量子通信的布局步伐。
中國電信發布了基于量子信息技術的VoLTE加密通話產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話,該產品采用國產定制手機、量子安全SIM卡和國密算法“三重保護”,在保障終端原生支持、VoLTE高清通話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管-端-芯”一體化安全防護并帶來科技、時尚、安全和便捷的保密通信新體驗。
中國移動方面,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近日與本源量子首次簽署合作協議,為5G及6G面臨的算力瓶頸探索量子算法解決方案。此外,中國移動也宣布將發布量子加密通話業務,提供安全的量子通信業務。
中國聯通方面,發布《云時代量子通信技術白皮書》,探討了量子通信技術與傳統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發展與應用。下一步,中國聯通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持續在量子通信領域發力,不斷推進量子通信標準、產業化發展及應用。
進入21世紀,量子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新技術、新成果密集涌現,可以說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戰鼓已經敲響。作為率先進入實用化的技術,量子通信受到多國政府、企業的關注,并緊鑼密鼓地進行相關布局。
到2023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05億元。我國運營商同樣十分重視其應用發展,尤其是中國電信,創新成果突出。
中國電信作為我國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的主力軍,正積極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2020年,中國電信就啟動了“量子鑄盾行動”,推動量子通信服務于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領域。
在前不久的冰雪盛會上,中國電信運用量子加密完成通信保障任務,實現了運營商量子加密對講技術的首次亮相。在2022年3月17日的業績電話會議上,中國電信管理層表示,公司已實現運營商首款量子密話產品商用,同時已與合作伙伴聯合研制量子安全相關產品,并形成解決方案。
面向未來,中國電信將積極探索量子信息技術在5G、云、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推動量子科技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成果向多行業領域的融合創新應用,形成量子信息產業化全鏈條布局。
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為量子通信產業發展奠定基礎。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加快量子通信產業發展,統籌布局和規劃建設量子保密通信干線網。
2022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瞄準傳感器、量子信息等前瞻性領域,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強化關鍵產品自給保障能力。
我國已出臺多項政策助力量子通信發展。其中“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布局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5-10年內,量子通信仍將處于不斷高速發展階段。地方層面,去年以來,北京、上海、廣東、安徽等地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快布局量子通信產業。
在政策催化下,行業發展不斷加速。據企查查搜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9日,國內“量子通信”相關企業達20428家。相關報告指出,中國量子通信專利數超3000項,領先美國,有望成為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研究和應用的主要推動者。
近期,國內量子通信領域更是捷報頻傳。例如:我國科學家就設計出一種相位量子態與時間戳量子態混合編碼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統,成功實現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這是當前世界上最長的量子直接通信距離。
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首次實現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兩個地面站之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
目前,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已經將量子科技、AI智能、芯片技術等納入重點研發領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量子安全專線、量子城域網等將逐步進入民用化。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干果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干果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干果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干果...
查看詳情
由于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氮肥工業飛速發展,鎳催化劑用量與日俱增,產生了大量的廢鎳催化劑。由高溫焙燒的載體,附載...
A股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在20222年10月公開表示,未來將推出自適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和陪伴數字虛擬人,幫助老人實現正常...
隨著制劑工業和高分子材料工業的迅猛發展,用高分子材料包膜而成的微囊活性炭制劑產品在國外已試制成功,并應用于臨床...
我國科學家不僅在世界上合成出最長的碳納米管,而且加緊了碳納米管的應用研究,研制出具備良好儲氫性能的碳納米管和具...
中國船舶集團上海三大船企掀起新年生產新高潮2023年新年伊始,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滬東中華、...
物流保通保暢:郵政快遞攬收量環比增長22.0%央視新聞消息,最新數據顯示,1月25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郵政快遞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