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此前也有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形成統一大市場,是實現中國經濟循環暢通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要求。就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校服產業來說,或將也迎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機遇。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此前也有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形成統一大市場,是實現中國經濟循環暢通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要求。就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校服產業來說,或將也迎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機遇。
與網購食材不同,服裝行業包含了從上游面料、輔料生產、到成衣加工、后道整理等多個環節工序,紡織服裝的產品質量需要經過實驗室專業器材判斷,尤其是涉及學生安全的甲醛、偶氮、PH值等看不見、摸不著的理化指標,這與大多數消費者通過產地、生產日期、肉眼觀察等少數維度就能基本判斷食品安全有著明顯不同。且服裝工程是分工專業化領域,有高度的產業集群效應,通常面輔料等原料都來自于全國各地,因此要達到“全程可視”本身就存在困難,且即便“全程可視”,消費者也無法從肉眼判斷這批次的產品是否符合核心質量指標。
校服大體有合纖織物、經編面料、棉織物面料三種:合纖織物是數年來時興面料,因其風格獨特、色澤多樣、易洗快干、容易護理等長處,廣泛應用于校服定做行業,產品有花瑤、塔絲隆、卡丹絨、水洗絨等;經編面料也是應用很廣泛的面料,由于經編面料的織物富有彈性、舒適滑爽、伸縮自如、穿著合體等長處,頗受學生們的喜愛。
校服作為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學生服裝,其產品質量關系到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健康,一直以來都是服裝行業及社會大眾關注的重點。
校服(學生裝)被認為是學生的“第二層皮膚”,其質量關乎學生的健康成長,式樣影響學生的形象和氣質養成。但多年來卻一直被貼上”毒“”丑“”差“的標簽。近年來,教育部和相關單位高度重視,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校服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政策,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努力保障校服質量安全、提升服裝育人功能。2015年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和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兩份文件的頒布和實施,推動了校服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各地的校服質量有了更嚴格的監管,校服安全有了保障,校服的款式設計也有明顯進步。近年來,在中國的校園里,校服已漸漸告別了過去松松垮垮的模樣,越來越多美觀的校服出現在了校園之中,學生的朝氣與自信也日益凸顯。
在校服質量方面,根據湖北省、山東省、四川省等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平均合格率均達到91%以上,這一數據與2015年前校服抽檢合格率偏低形成鮮明對比。在校服選用和采購方面,以上海、江蘇、廣東為代表的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積極響應,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實施意見、規范流程和統一采購合同,越來越多的家長委員會參與到校服選購的過程中,呈現出公平、公正、公開的趨勢。
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與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為1.8 億人,當時國內大部分地區校服單套價格在100 元左右,經濟發達地區略高,取單套價格120 元,按人均擁有春夏與秋冬兩套簡單測算,校服市場空間在430 億元左右。隨著中國經濟水平、校服能力的提升,校服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提升。但這個千億市場,小微企業占了全國校服生產企業的95%,與日韓發達的校服市場差距很大。韓國的校服頭部品牌可以達到2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1000多億的市場里,目前最大的校服品牌伊頓紀德年銷售額僅約8億元,占比不到 1%。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從2017年的1.85億人提升至2020年的1.97億人,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人數從2017年的2.70億人提升至2020年的2.89億人,在校學生人數逐年提升。
回顧校服的發展歷程,學生統一著裝在某個歷史時期曾飽受非議,除了地方保護、不合理限價等壁壘外,校服供應的季節性明顯,利潤微薄,不被大品牌看好。所以,長期以來我國校服行業一直游離在商業市場之外自成體系,其生產與制作基本上都是由中小型服裝企業來完成的,尤其是在一些產業集群區域,很多企業接了訂單一般會交由一些小作坊來加工。傳統校服產業里以地方保護、關系營銷來維持訂單的不在少數,甚至已成為一種常態化營銷方式。
然而,中共中央國務院3月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統一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意見》的頒布,將打破傳統校服企業以往的關系營銷、區域割據、市場壟斷、單一決策模式以及地方保護主義、不合理限價等壁壘,市場一體化程度會加大。全國統一大市場統一了競爭條件,競爭條件的均等化有利于國企、民企、外企展開以效率為基礎的競爭,效率競爭下優秀的企業會勝出,而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傳統的小作坊式生產經營模式和落后產能將逐漸被淘汰,傳統的經營理念也難以再適應當前的市場形勢。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學生校服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分析: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有助于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因此大規模寡頭壟斷競爭企業今后會不斷涌現,中國未來的競爭不是原教旨市場競爭,也不是寡頭壟斷,而是壟斷競爭或者寡頭競爭,這是走向市場經濟的一個標志。縱觀整個服裝行業,無論是上游品牌還是下游渠道,近兩年來都在加速向頭部集中。并且在2020年開始的疫情沖擊之下,校服產業優勝劣汰加速,對企業的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營銷力、組織力、創新力以及供應鏈等硬實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力更強的企業有著更大的競爭優勢。
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國內首份校服產業白皮書。我國現有校服產業市場存在蛋糕大、分布廣,校服定價與市場定價脫鉤等問題。共有1500多家校服企業參與競爭,小微企業占了95%以上。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學生校服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
在市場競爭方面,學生校服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學生校服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學生校服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當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人群后,對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視,對于品牌的個性化、差異化取向也越來越明顯。而這種轉變給服裝定制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的進步也推動了定制服裝發展。
當前我國教育需求與教育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向,訂購校服需考慮到學生在校園生活中課堂學習、體育活動、出席儀式等不同場景的需求,還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特點和發育特點,綜合考慮面料的選擇和版型的剪裁。這些個性化的需求并非簡單的價格、參數能夠衡量和滿足,小批量零星的增補訂對企業要求也很高。“統一大市場”的趨勢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是支撐校服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優勢之一,但只有科學有效的管理,才能持續推動行業高效暢通,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建設,才能促進校服產業升級。
想要了解更多學生校服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學生校服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報告對我國學生校服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學生校服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學生校服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報告對于學生校服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行業管理部門以及擬進入該行業的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研究我國學生校服行業發展規律、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學術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學生校服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學生校服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學生校服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學生校服行業進行細化分析,包...
查看詳情
智能按摩椅利潤高,可承擔渠道成本,推動其他按摩健身器材的發展,如共享智能按摩椅渠道進入購物中心。商店。超市。對...
一、香水產業概述香水是香精配加酒精溶液再適度加入其他混合物,通過怡人且特別的香氣提升個人品味,目前主要使用以女...
什么是外骨骼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是指穿戴在人類身體外部的一種智能機械設備,它通過生物傳感、智能算法、控制等技6...
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主要為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封裝測試三大環節。其中,集成電路設計處于產業鏈上游,集成電路...
2023年新能源車市場需求依然旺盛,疊加儲能市場崛起,行業優質產能供不應求,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2023動力儲能電池...
去年底車市熱度明顯回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顯示:2022全年累計零售20...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