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行業的工作重點應集中在支持擴大內需、服務實體產業升級等六大方面。擴大內需既是短期穩增長的主要著力點,也是長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礎。
金融業的發展為金融業外包服務發展提供了機會,金融科技的創新為金融外包打開了廣闊的空間,云計算、物聯網、移動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為服務外包提供新一輪發展的支持和動力。金融產品的創新為金融外包帶來了更大的需求。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金融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
2023年金融行業發展展望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短期經濟壓力加大、預期轉弱的具體挑戰,對2023年經濟形勢及重點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
2023年,金融行業的工作重點應集中在支持擴大內需、服務實體產業升級等六大方面。擴大內需既是短期穩增長的主要著力點,也是長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為此,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之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再度明確“要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需”。在這種背景下,金融也需要圍繞重點客戶需求,在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重點領域,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
近年來,各類金融機構與楊浦的發展同頻共振,為楊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楊浦是上海創新濃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金融行業為科創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楊浦區于2006年率先開始探索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委托管理模式,通過引導基金‘投、帶、引’功能解決區內企業融資問題,這是科創金融早期道路的摸索。”楊浦區金融辦主任李長毅說,在這一過程中,楊浦區積極引進國際風投資本和中介機構,與美國硅谷金融集團建立了多種合作,對豐富科技金融組織業態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浦發硅谷銀行行長陸玨介紹,經歷了2022年疫情沖擊,浦發硅谷銀行的主要業務創下歷史新高,為700多家頭部科創企業提供了175億元貸款。“我們的目標是助推全國最具有成長性的那一批高科技企業,陪伴企業從第一輪融資開始到ipo上市,并提供橫向孵化。”
2022年,楊浦區gdp同比增長2.1%,增速位列全市各區之首,進一步提振了區域發展信心。下一步,楊浦還將優化推出營商環境6.0版方案,推動科創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同時也將持續傾聽企業聲音,開啟一系列分享交流活動,營造區域良好生態,實現高質量發展。
綠色金融市場發展
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斷出臺與落地,將有效促進和規范我國綠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我國綠色金融將迎來標準的逐步統一。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七部委出臺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一頂層架構設計的指引下,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與制度創新不斷發展,出臺的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從“導向性”越來越走向“實質化”。
2022年我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比如,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對原《綠色信貸指引》進行升級,從覆蓋機構、業務類型、ESG風險類別等方面都有所拓寬,并突出了服務我國“雙碳”工作的目標。
2022年我國多地都成功發放了綠色金融創新產品,具體包括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濕地碳匯貸款、碳中和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
未來,轉型金融將與綠色金融形成金融支持“雙碳”目標的“雙支柱”。其表示,為了實現“雙碳”目標,推動高碳產業的低碳轉型至關重要,因此,近期在國內外關于轉型金融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國際上, 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不久前發布了《G20轉型金融框架》,為國際各方構建自身轉型金融政策提供指引。在我國,2022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多次表示,要做好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效銜接,這將成為未來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政策重點之一。
消費金融公司貸款余額增長迅猛。截至2021年底,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數量增至30家,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達到7106億元,同比增長44.2%,2020年末貸款余額是5500億。
從2010年的首批3家消費金融公司(中銀、北銀、錦程)獲批設立以來,時間已然過去了13年,彈指一揮間,滄海已桑田。P2P的清退、現金貸/校園貸的整頓、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新規、網絡小貸新規(還未正式頒布)、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已經深刻的改變了整個消費金融行業。
2022年,以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為代表的消費金融行業以“普惠”為支點,通過科技驅動,降本增效,加速推動消費金融市場蓬勃發展,助力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服務健全內需體系,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數智化建設的全面推進,讓消費金融公司的服務質效持續提升,經營成本和客戶信貸成本持續降低,在助力提振民生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自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后,銀行等金融機構正在攻堅小微信貸業務。銀行供應鏈金融模式正出現一些新思路,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解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全鏈路的信貸需求及綜合資金管理需求。目前國內多家上市企業均在部署供應鏈金融業務,據同花順的數據,目前供應鏈金融板塊概念股數量為50個。脫胎于傳統大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企業,具備天然的優勢。以“母體”為核心,輻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可以作為其實踐成長中的重要應用場景。
供應鏈金融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風險控制效果,自然吸引了許多銀行介入。深發展、招商銀行最早開始這方面的信貸制度、風險管理及產品創新。隨后,圍繞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迫切的融資需求,國內多家商業銀行開始效仿發展“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物流融資”等名異實同的類似服務。時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大部分商業銀行都推出了各自特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不斷創新,利用科技提升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能力,成為行業和監管部門的共識。從政策上看,監管部門鼓勵金融機構利用科技賦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更加強調要提高供應鏈金融的數字化水平。
金融行業報告對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金融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金融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金融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查看詳情
法律服務需求相伴人生各階段,年輕人需求偏好增強。用戶在不同需求類型中各有側重,交通事故等類法律需求,主要以男性...
金融IT行業投資市場如何?隨著國內數字經濟發展的提速,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需要同步提升自身科技支撐、經營管理數字...
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發展態勢如何?金融業的發展為金融業外包服務發展提供了機會,金融科技的創新為金融外包打開了廣闊的...
影視行業市場多大?近日,超25萬人打分、豆瓣評分高達9.1分、霸榜熱搜榜、帶火《孫子兵法》的熱賣……正如劇名那樣,電...
兒童智能手表因功能實用、趣味性強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隨著市場蓬勃發展,其暴露出的問題同樣引發諸多關注。不少...
出境游市場再度迎來重大利好,自今天起,我國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團隊旅游和“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