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快速發展的經濟對能源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攝像機、汽車等產品對新型、高效、環保能源材料的強勁需求,全球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發展迅速并帶動相關材料產業的發展。在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市場增長的強勁帶動下,
隨著全球快速發展的經濟對能源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攝像機、汽車等產品對新型、高效、環保能源材料的強勁需求,全球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發展迅速并帶動相關材料產業的發展。在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市場增長的強勁帶動下,全球電池新材料市場穩步成長。
自2022年以來,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等主流電池企業,陸續推出M3P、高錳鐵鎳、磷酸錳鐵鋰、鈉電池、高錳鐵鋰等材料電池,不斷試圖探尋降本邊界。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達25.6%。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躍升,表明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大規模普及階段。接下來,走量車型、成本控制、價格廝殺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標簽,而新年特斯拉打響價格戰“第一槍”這或許是其中原因之一。
車企的競爭早已影響到電池材料和技術走向。早在2020年,因為財政補貼大幅退坡,車企在市場倒逼下就開始對電池進行選擇,在2020年7月份以前,三元電池一直是主流,而隨著補貼退坡,自當年7月開始,磷酸鐵鋰逆轉三元,逐漸成為各大熱銷爆款車型的“標配”。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302.3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為184.5GWh,占比高達61%;三元電池裝機量為117.3GWh,占比為38.8%;增速方面,磷酸鐵鋰同比增長126.5%,而三元同比增長51.1%。這也足以說明,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選擇權重不斷向成本一環靠攏。
加快壯大新材料產業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現實需要,也是形成經濟增長新引擎新動能的重要抓手。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10家新材料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總市值超1萬億元,覆蓋了鋰電池新材料、碳纖維、先進半導體材料、金屬靶材、稀土功能材料等多個細分領域。
鋰電池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外殼五部分組成,主要依賴Li+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來工作,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其中電解液占鋰離子電池成本12%左右,毛利率高達為30%~40%,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盈利能力較強的環節之一。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電池新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分析:
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260瓦時/公斤。鋰硫電池比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且成本更低、環保性更強,但由于倍率性能、循環壽命和安全性較低,距離商業化還有一定的距離。在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研發中,為了突破鋰離子電池的極限能量密度,北理工科研團隊在高容量正極材料研究中引入陰陽離子協同電荷補償,從傳統鋰離子電池的單電子反應過渡到多電子反應。據吳鋒透露,科研團隊還在研究一種兼具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電池新體系,通過電極表面結構和界面功能調控提升電池功能特性。
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達到33.4萬噸,同比增長24.6%,與2015年相比增加22.32萬噸左右,盡管近三年增長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依舊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2020年電解液全球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52.7億元。2020年中國電解液總體出貨量達到25萬噸,市場占有率接近75%。受鋰電市場需求提振影響,電解液需求急劇攀升,2021年中國電解液出貨50萬噸,同比增長100%。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革新,我國的鋰電池產業從數量上、質量上都取得了極大的突破,而且在政策、補貼的推動下,鋰電池產業誕生出許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2021年我國鋰電池出貨量達229GW。
未來五年,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仍面臨著經濟復蘇緩慢、產能過剩、技術瓶頸、替代材料發展等現實問題,但隨著全球疫情形勢逐步穩定,下游鋰離子電池需求端增長趨勢明顯,供給端主要原材料新增產能投產較慢,供需錯配驅動短期內電解液產業鏈價格水平回升企穩,電解液行業有望實現穩中趨升,行業內龍頭企業地位進一步穩固,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動、成本優勢凸顯、性能持續改善等利好因素影響之下,磷酸鐵鋰電池在2021年滲透率達51.7%,成功超越三元電池成為主流產品,2022年上半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58.5%。中國磷酸鐵鋰電池行業的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崛起而大幅增長,到2021年產量、銷量、裝機量分別為219.7GWh、186GWh、154.5GWh,2022年上半年分別為206.4 GWh 、205.4 GWh 、110.1 GWh。
新能源電池企業圣陽股份2020年總資產為241327.9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50179.35萬元,同比增長26.25%;凈資產為171025.02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50440.45萬元,同比增長41.83%。2020年圣陽股份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864.61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505.53萬元,同比增長21.43%。每股收益為0.08元。
2025年我國電池新材料市場有望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去年3月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首次出現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回收企業表示,以三元鋰電池為例,之前按照鈷鎳含量回收的折扣系數可能是70%、80%,2021年已經到了90%多,目前甚至出現超過100%的倒掛情況。
隨著國家環保監管力度的加大、廢舊電池處理體量的增加,以及金屬資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行業的發展拐點已經來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效率問題已經日漸凸顯,畢竟金屬資源不能無限制的漲價。
想要了解更多電池新材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電池新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報告根據電池新材料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電池新材料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電池新材料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電池新材料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電池新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
查看詳情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深入,我國體育賽事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無論是賽事的數量還是賽事的類型都呈...
中國氨基酸產業發展很快,近十多年來已形成一定規模,不過國內生產的氨基酸是用在食品與動物飼料,在化妝品、精細化工...
一、獼猴桃的概念獼猴桃是一種具有重要營養價值的水果,因風味甜美、富含維生素C而被稱為“維C之王”。新西蘭上世紀初...
我國整體科學研究領域起步較晚,在科學研究領域的積累層面相較國外發達國家仍存在差 距,但在國家政策對科技型企業自...
竹木制漿行業現狀如何?竹漿是紙漿的一種。以毛竹、楠竹、慈竹等竹材為原料,常用硫酸鹽法和燒堿法等制得。也有將嫩竹2...
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柱頭,原產地在伊朗、希臘、小亞細亞等地,后經印度傳入西藏,由西藏再傳入我國內地,人們誤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