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家鼓勵提高行業集中度,頭部連鎖加快收購步伐,關于中小連鎖是否應該賣掉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通知》的出臺,似乎將這些討論又一次推向高潮。
連鎖藥店是現今中國藥品零售業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形式。連鎖藥店是將有著共同經營理念,服務規范和完整質量管理體系的單體藥店,在一個連鎖總部的統一管理下以統一進貨或授權加盟等多種方式連接
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鼓勵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參保人員憑定點醫藥機構處方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醫保目錄內藥品發生的費用,可由統籌基金按規定支付。
由于國家鼓勵提高行業集中度,頭部連鎖加快收購步伐,關于中小連鎖是否應該賣掉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通知》的出臺,似乎將這些討論又一次推向高潮。
針對《通知》內容,一位不便具名的醫保研究專家表示,個賬改革和門診統籌政策,讓大部分藥店處于邊緣化的狀態。藥店原本依靠購銷差價賺錢的模式將難以為繼,很多沒法取得資格的藥店,必須認真思考下一步的生存。
中康藥店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Q3,我國藥店門店數量已經超過61萬家。國家藥監局發布的《藥品監管統計年報》也提到,我國零售藥店連鎖率已經由2018年的52.15%提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57.1%。
一方面,零售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另一方面,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印證了大連鎖攻城略地,中小連鎖加快出售的事實。
國家醫保局在《通知》明確,申請開通門診統籌服務的定點零售藥店應當符合醫保部門規定的醫保藥品管理、財務管理、人員管理、信息管理以及醫保費用結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夠開展門診統籌互聯網直接結算。
納入門診統籌,意味著定點零售藥店將成為醫保統籌資金對接的一大入口,將緩解受到“個賬”資金總量客觀減少的政策影響;另外,隨著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建立健全,個人賬戶資金使用范圍也將逐步拓寬。個人賬戶可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盤活了個人賬戶的資金池。藥店門診統籌服務的推進,將帶動藥品銷售與客流向院外市場流轉,有利于處方外流的推進。
長期來看,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全面落地與貫徹執行,將為定點藥店帶來可觀的醫保藥品消費增量。
綜合多地的試點要求,醫保部門傾向于將具有醫保定點資格、經營守法合規、具備較好藥事服務能力、品種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優質藥店納入醫保統籌體系。據了解,日前被湖北省武漢市納入門診統籌的1000多家定點零售藥店中,新增的門店多為老百姓、益豐等頭部連鎖。
比起中小藥店,頭部連鎖在門店覆蓋能力、運營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與上游制藥企業的合作密切度都有相當優勢,在同樣的要求與標準之下,頭部連鎖表現出了更強的競爭力,更豐富的運營經驗,有利于獲取更多行業增量市場。
此外,頭部企業自2021年起陸續完成醫保系統切換,在開展門診統籌聯網直接結算上有先發優勢。一心堂方面預判新政和此前“雙通道”等政策一樣快速落地,一心堂和健之佳方面均表示已做好相關準備,將積極爭取、積極申報。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連鎖藥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在“門診統籌”、”雙通道“、長處方等醫改政策疊加影響下,藥品零售終端的渠道價值進一步凸顯,院外市場有望迎來爆發期。據米內網數據,2021年,公立醫院作為中國第一大藥品銷售終端市場占比由兩年前的66.6%下降至63.5%,零售藥店占比提升3.4個百分點達到26.9%。
化藥市場的亮眼表現再次說明了院外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近幾年來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化學藥(含生物藥)市場規模逐年擴大,預計2022E將首次突破1600億元,同比增長約4%,慢病用藥以及抗腫瘤類藥品的增長勢頭受到關注。
1600億的化藥市場涵蓋14個治療大類,其中消化系統及代謝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心血管系統藥物位列前三,銷售占比均超過10%,可見慢病用藥在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熱度走高。
隨著越來越多的抗腫瘤創新藥獲批,疊加DTP藥房、“雙通道”政策等拉動,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在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化學藥的市場占比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5.28%上升至2022E的19.33%。
集采常態化下,大部分原研藥“放棄”院內市場而轉戰院外市場,再加上原研藥的“品牌效應”短時間內難以逆轉,不少集采未中選原研藥在實體藥店仍有較好的銷售。
為了爭奪外流處方藥市場份額,各大連鎖加快了專業藥房的布局。
截至2022年三季度,益豐藥房特慢病統籌醫保定點門店1194家(占直營門店總數15%),2021年底雙通道門店130家,DTP為237家。
截止2022年6月末,大參林 DTP達 168 家;老百姓具有雙通道資格的門店達 168 家,DTP有151家。2022年6月末,一心堂已獲得雙通道門店資質批復的門店數為 204 家,2021年慢病醫保門店831家。
漱玉平民半年報指出,截至6月底,已在山東省內開設57家大病定點特藥藥房、270多家院邊店、達標藥房8家,其DTP藥房含稅銷售額超5.7億元,同比增長84.13%。
《2020-2025年連鎖藥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醫藥設備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石英石,通常我們說的石英石是一種由90%以上的石英晶體加上樹脂及其他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一種新型石材。它是通過特殊...
煤礦機械作為國民經濟重點產業,多年來一直被我國列為鼓勵發展行業,在新時代的環保要求下,國家為推進煤礦機械智能化...
甲醇燃料電池在便攜式電子產品上的應用優點突出,但同時也有不可回避的天生缺陷。比如甲醇是易燃品,很多場合不允許攜...
二次元行業市場多大?根據《白皮書》的統計數據,我國泛二次元用戶基礎廣泛,2021年時已經達到約4.6億人,2021年中國二...
中國機械設備加工行業前景如何?近年來,機械零件的生產能力跟不上市場的發展,零件加工成為稀缺資源。目前這個行業的2...
電動滑板車在中國還是剛剛興起的行業,跟時下流行的平衡車一樣,屬于休閑玩具類商品,消費群體限于少數戶外運動愛好者...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