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92.48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6.92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
衛星互聯網是 6G 網絡架構重要環節,我國已通過星網集團重點部署。 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是以地面網絡為基礎,以空間網絡為延伸,覆蓋太空、天空、陸地、海洋等自然空間,為天基(衛星通信網絡)、空基(飛機、熱氣球、無人機等通信網絡)、陸基(地面蜂窩網絡)、海基(海洋水下無線通信及近海沿岸無線網絡)等各類用戶的活動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礎設施,目標是擴展通信的覆蓋廣度和深度,即在傳統蜂窩網網絡的基礎上分別與衛星通信和深海遠洋通信(水下通信)深度融合。 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星網于 2021 年 4 月正式成立,統籌規劃并推進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
衛星互聯網是將衛星作為網絡傳輸節點,用戶不需經過地面系統就可直接接入衛星互聯網絡。未來,衛星通信將提供低成本通信服務,有效彌合數字鴻溝。尤其是對于通信基礎設施比較缺失的地區來說,搭建衛星互聯網接入全球互聯網是較好的解決方案。
一般而言,傳統地面通信網絡在海洋、沙漠及山區偏遠地區等環境下鋪設難度大且運營成本高,而衛星互聯網設施受地理條件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小,具有全球覆蓋、成本低、不受地域限制等顯著優勢,二者能實現互補。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5G確保大量用戶同時使用高速網絡,而在5G覆蓋較少的偏遠地區,衛星互聯網可提供穩定信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衛星按照應用分類,可分為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其中科學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起步較早,應用衛星占比較高。應用衛星可進一步按使用方的不同,分為民用、商用、軍用和政府使用四部分。其中商用衛星占比超過54%,數量明顯占優。
2021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92.48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6.92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
目前,地球上超過70%的地理空間、約30億人口尚未實現互聯網覆蓋。隨著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加碼,專家表示,地面通信系統與衛星互聯網已開始融合發展,并逐步進入“全球全域的寬帶互聯網”時期,5G“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將成為未來通信網絡的重要發展趨勢。
更重要的是,太空的頻率資源和軌道資源有限,衛星基站又會相互干擾,誰先布局了衛星基站,誰就占領先機。因此,加快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規劃成為當務之急。隨著產業鏈上下游攜手發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落地,“空天地一體化”將加速形成。
我國“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隨著中國星網組建成立,我國星座建設逐步走向協調統一, 由國家統籌頻段軌道資源,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且國內長三角 G60 星鏈項目一期工程正在逐步落地,將對衛星制造端、應用端帶來明顯的促進作用。
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意味著激烈的競爭。一方面,衛星互聯網的部署得到中、美、俄、日、歐等國家和地區的重視,另一方面,低軌道衛星空間軌位及資源日益緊張,各國悄然展開衛星發射“通行證”的爭奪戰,通信市場的競爭已經從地面走向太空。縱觀全球,各國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國家的網絡部署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而有些國家還在探索和籌備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衛星互聯網具有建設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的特點,降低終端成本是未來衛星互聯網產業賴以存在的基礎。因為目前政府、企業等B端用戶對衛星互聯網終端的有限采購量,不能完全支撐產業持續發展。只有當終端企業完成技術攻關,讓衛星通訊走進百姓市場,才能保證衛星互聯網持續良性運營。
隨著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衛星互聯網將迎來廣闊的應用場景。如農業領域,會涉及到很多氣象變化、地質災害的變化,這時衛星互聯網的科技水平和作用就會有很大的幫助。現在提出的鄉村振興也離不開衛星互聯網和衛星科技的發揮。
此外,衛星互聯網在航天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預計到2022年,全球低軌衛星互聯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2000億美元。
衛星互聯網是以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帶服務模式,其本質是衛星通信領域的一個重要衍生應用,在特種領域、商用寬帶通信等領域均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
傳統地面通信網絡覆蓋范圍受到地理環境、人口密度等因素限制,而衛星互聯網能夠通過低軌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無縫覆蓋,為我國的海外資產管理、遠洋航運/航空航天/應急災害聯網提供支持。2021年全球未接入網絡的人口比重達37%(ITU),“一帶一路”合作國家仍擁有較多未接入網絡人口,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有望借助“一帶一路”實現海外基建輸出。
繼2020年衛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新基建”范疇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未來通信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衛星互聯網潛在的市場價值和稀缺的空間頻率軌道資源因此引發各方關注,全國各地開始布局相關產業鏈。
政策的力量和市場的需求正催生一個千億級空天產業集群,同時,5G技術也為衛星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據預測,2025年,全球衛星網絡接入設備將達2億臺套,市場規模約6000億美元。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
查看詳情
2023智慧能源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智慧能源行業現狀,智慧能源行業前景如何?當前我國智慧能源產業仍處于發,...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務行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目前已基本形成政府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法規...
碳化硅產業現狀如何?碳化硅,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產綠色碳化硅時需要...
未來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行業市場機會在哪?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免疫學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大,新的免疫學檢測方法4...
玩具行業市場前景如何?隨著我國經濟穩定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玩具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21年玩8...
硅料價格延續上漲走勢硅料價格在節前也已經開始企穩回升,加之春節假期內硅片企業的原料消化殆盡,節后第一周硅料采購...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