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企業發展水平仍有較大差異,大量的傳統產業仍需要繼續推進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改造。而面對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大趨勢,要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積極推進下一代綠色材料及工藝技術的顛覆性創
近期,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信號密集釋放。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要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變革。
數字經濟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轉型方向,建議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同時,研究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把握好監管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發展,還需把握好監管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關于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指出,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加強技術創新,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國際化水平,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開展雙多邊數字經濟治理合作,鼓勵數字經濟企業“走出去”。
支持平臺企業發展,多地已開展系列工作部署:北京表示,積極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形成一批綠燈投資案例;浙江表示,支持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精準制定支持政策,建立專業化服務機制,鼓勵平臺企業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近年來我國在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企業發展水平仍有較大差異,大量的傳統產業仍需要繼續推進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改造。而面對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大趨勢,要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積極推進下一代綠色材料及工藝技術的顛覆性創新。
此外,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目前平臺企業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這種經驗大部分運用在服務業領域,和工業領域鑲嵌程度不夠緊密,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場景示范案例支撐。
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復蘇的新動能和新引擎,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顯著的新經濟增長極,是當前世界各國重點關注和發展的核心領域,各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
我國在這場數字競賽中具有獨特的優勢,有望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引領性力量。
一是我國數字經濟總體規模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45.5萬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9.8%,從規模看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同時,我國有超過10億網民,產生了海量數據資源,有最齊全的產業配套,不僅是數據大國,也是市場大國、應用場景大國,這些優勢結合起來,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
二是我國數字經濟創新能力加快提升。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27.6萬件,占同期全社會發明專利授權量的39.6%,關鍵數字技術中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信息領域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有利于加快數字產業創新,進一步釋放海量數據資源的價值潛力,強化競爭優勢。
三是我國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我國推動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截至目前,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23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雙邊合作機制,與周邊國家累計建設34條跨境陸纜和多條國際海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數字經濟合作正在不斷深化。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各行各業涌現出一批智能工廠、無人車間,我國智能制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正深刻改變著經濟形態、制造方式和企業組織模式。
這些新型實體企業融合了實體產業基礎和數字技術能力,在賦能供應鏈上下游數字化轉型,助推產業鏈降本增效等方面,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沿著產業鏈向上,在研發環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也展現出別樣的發展前景。
“隨著5G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等技術的興起,數字技術正在加速產業變革,工業時代發展邏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鐘錚代表表示,數字技術已經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加快企業信息化發展,以數字技術助力研發創新,已成為搶占先機、贏得未來的必然選擇。
隨著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加速發展,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制造轉型,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當其時。
加速推動數實融合,大幕已然拉啟。但代表委員們表示,當前,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釋放,數實融合整體發展仍存在不平衡等問題。
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數實融合的重點領域。“大規模工業設備的互聯促成工業大數據的全面采集。但總體上看,我國工業數據的高水平應用仍處于中低端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不強。”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代表表示,當前,工業數據規模“大而不強”,應用“全而不優”,范圍“廣而不通”,制約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此外,數據要素的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升,數實融合的整體發展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從我國互聯網發展經驗看,我國接入和運用互聯網不到30年,但目前已成為成互聯網用戶第一大國,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不僅在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等發展模式上有很多創新,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研究加快推進。參照這一經驗,我認為,在我國這片充滿活力和開放意識的沃土上也必然會結出AI產業發展的碩果,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從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現實優勢看,AI發展的主要要素即數據、算法、算力,我國在這三方面都有良好基礎。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網民數量,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數據積累方面優勢明顯;中國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公司,也有相關領域的大模型,在算法上有條件趕超;算力方面,《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美國計算力指數得分為77分,中國為70分,分列世界前兩位,中國算力水平與美國處于同一等級,差距并不大。
從我國支持人工智能發展政策力度看,在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科技創新的規模處于世界前列,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ChatGPT出圈后,北京等地迅速作出反應,明確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政策支持和引導的意圖十分明顯,給相關企業和人員鼓足了信心。
《2022-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
數字經濟指一個經濟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數字技術被廣泛使用并由此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數字經濟也是一個信息和商務活動都數字化的全新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企業、消費者...
查看詳情
投影儀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宅在家看電影、追劇成為最主要的娛樂方式,而電影線上首播更為智2...
智能快遞柜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新零售模式促進了智能快遞柜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新零售的核心動力是經濟利益,基于對3...
一、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Internet)--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
商用廚具,是指用于商業用途的廚房或者供烹飪用的設備、工具的統稱。商用廚具通常包括烹飪加熱設備,如爐具類:燃氣爐...
軟磁材料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目前國內軟磁材料應用需求最大、發展最為成熟的細分市場;而金屬軟磁材料具有較高的飽2...
配電箱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數據顯示,我國全社會用電量8.3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用電量快速增長主要受國內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