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能源轉型,構建新型能源系統,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
2023 年是 " 十四五 " 規劃的第三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被認為將在 " 十四五 " 時期進入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按照《“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實現翻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可再生能源行業深度分析
當前,中國可再生能源的裝機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根據國家能源局公開的數據,2022年,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其中,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1.2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風電、光伏發電量達到1.1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由于碳中和目標的倒逼,如此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將成為常態。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能源轉型,構建新型能源系統,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然而,風電、光伏具有出力不穩定、隨機性和間斷性特點,受到氣象因素影響大,發電預測難度高,因此,大規模風電、光伏的并網會減弱電力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與電力需求存在地理分布不匹配問題,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所在地逆向分布,可再生能源的長距離大容量輸送也是影響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因素之一。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靈活性調節能力弱,又具有反調峰特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利用受到電網調峰能力的桎梏。上述問題均導致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利用問題,進而制約著可再生能源的高質量發展。
2023年要完善綠色低碳財稅支持政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地熱資源仍然是一座待開墾的“富礦”。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初步評價結果:我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標準煤1.25萬億噸,地熱資源基數折合標準煤856萬億噸,資源量占世界1/6。
經過多年探索,中國在涉及地熱勘探、高溫鉆井、裝備制造和工程設計建設等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和產業鏈上,已具備和世界地熱能發電強國相當的能力。據悉2021年參與中國中東部首個地熱發電和中國首個干熱巖發電的天加,擁有研發、制造的地熱發電裝備頻譜齊全,容量從最小65kW、280kW、1MW,到最大66MW,還是世界地熱能發電第二大公司。但長期以來,這一趨勢能源和先進技術,卻并未像光伏和風電一樣受益于強大的政策扶持而在國內迅速推廣開來。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中央財政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安排172億元,推動加快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繼續支持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地膜科學使用回收。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加大相關產品采購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推動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地熱發電是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新興產業,也是實現“雙碳”目標不可或缺的新型發電技術,可全面替代火電。我國地熱能基礎資源總量約為856萬億噸標準煤,約占全球的2.01%。很多人對地熱發電十分看好,行業普遍觀點認為大力開發豐富的地熱資源可緩解我國能源短缺。
對于如何推進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明確提出,要立足國內持續加強重要能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可再生能源行業報告對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可再生能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可再生能源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八次提及制造業。“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更是一語中的。筑牢制造業根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
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藍谷披露了2022年的財報預告,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北汽藍谷凈利潤預虧52-58億元,扣非凈5...
在近幾年來由于中國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質量水平、消費行為能力都在不斷提升,衛生紙市場需求繼續釋放,另外...
2021年以來,中國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形勢緊張,為確保電力安全,中國新核準的煤電項目數量激增,2022年新核準的煤電裝機...
工業母機即機床,是世界工業體系的基石和搖籃,是強化產業鏈韌性和提高供應鏈安全的基礎性產業。我國機床產業面臨“大而...
IT分銷指IT產品從生產出來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整個傳遞過程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動。隨著電腦等IT產品市場的日漸成熟以及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