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ChatGPT類產品的層出不窮,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快手、小米、360等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AIGC賽道變得異常火熱,由此引發的人才爭奪戰悄然拉開帷幕。市場上,各家企業為了加速搶奪人才,動輒開出百萬年薪的薪資水平,但依然供不應求。
伴隨ChatGPT類產品的層出不窮,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快手、小米、360等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AIGC賽道變得異常火熱,由此引發的人才爭奪戰悄然拉開帷幕。市場上,各家企業為了加速搶奪人才,動輒開出百萬年薪的薪資水平,但依然供不應求。
招聘崗位中密集出現“AIGC”“NLP”“人工智能算法”等需求。在脈脈高聘平臺上,AIGC領域崗位需求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薪資也水漲船高。
科技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其行業投資周期長,研發投入開支大。
從科技行業過往的發展來看,每一個爆款應用或者說殺手級應用的出現,都不會是單一案例,而往往是新一波創新浪潮到來的信號。
自移動互聯網發展成熟以來,科技行業一直在尋求擁抱下一步科技創新浪潮的入口,從區塊鏈、元宇宙、Web3,再到當前的人工智能創新。
當前世界科技創新格局呈現美、亞、歐三分天下的局面,歐洲、北美、東亞三大區域占全球研發支出比例近95%。近年來,創新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日益凸顯,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顯著上升,世界創新核心區也呈現東移趨勢。亞洲創新地位迅速提升,清華大學聯合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發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1)中,全球領先的50個國際科創中心,有23個在亞洲,有9個在中國。亞洲成為全球高端生產要素和創新要素轉移的重要目的地,特別是東亞成為全球研發和創新密集區。
近年來,我國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應運而生,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2021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3萬家,上交稅額由2012年的0.8萬億元增加到2.3萬億元。2021年末,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21.3萬件,占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63.6%。《2021全球獨角獸榜》顯示,2021年我國擁有"獨角獸企業"301家,比上年增加74家。中小創新企業發展韌性不斷增強,日益成為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生力軍。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達4762家。
中國科技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為核心的協同創新格局。與此同時,包括天津、山東、江蘇等6省市的縱向沿海"創新帶"和四川、重慶、湖北等橫向長江"創新帶"的"T"字型布局日漸成型。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科技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第三章 中國科技創新環境與成果分析
第三節 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四、國家高新區發展情況
1、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規模
高新區,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指中國改革開放后在一些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建立并發展高新區,是我國促進高新技術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國家高新區數量總體增長,2019-2020年,全國國家高新區數量維持在178個;同時,2010-2020期間,全國國家高新區入園企業數量也穩步增長,特別是2016年以后,入園企業數量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主要因“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得以發展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我國國家高新區的入園企業數量達14.77萬個。
圖表:2018-2020年我國國家高新區數量規模情況(單位:個)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2、高新技術開發區區域格局
江蘇、山東和廣東的高新區數量較多
作為我國科技與經濟結合的試驗田和示范區,國家高新區從1988年誕生之日起,就肩負了“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推動“科技與經濟結合”、“創新和創業結合”的歷史使命。
2020年,全國共有178家國家級高新區,分布在29個省市(僅山西省和西藏暫未設立國家級高新區)。其中,江蘇、廣東、山東三個地區的高新區數量最多,分別為19家、16家和15家,合計占比26.2%。
3、高新技術開發區運營效益
伴隨著近年我國經濟條件的持續發展,我國高新區亦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數據顯示,2019年169家國家高新區GDP總和9.98萬億元,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8%;2020年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生產總值(GDP)11.2萬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2.4%。
圖表:2018-2020年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生產總值情況(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科技部、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4、高新技術開發區從業人員
大批的創新創業企業又帶動了國家高新區企業從業人員的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國高新區內企業年末從業人員2474萬人,較2019年增加209萬人;當年吸納高校應屆畢業生69.5萬人,較2018年增加430萬人,國家高新區企業成為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
圖表:2018-2020年國家級高新區內企業年末從業人員數(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欲了解更多關于科技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科技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科技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醫用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機器人產業的終極目標是最終讓能夠端茶送水、陪伴服務的機器人進入每一個家庭。人工智能...
代餐行業潛力多大?近幾年,中國的代餐行業快速發展。根據報告,中國市場是目前全球增速最快的代餐市場,預計2022年市1...
“十四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任務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項目規模達3.19萬億元。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7...
家用血壓計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如何?電子血壓計和水銀血壓計在精準度上基本沒有差別,電子血壓計將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2...
復讀機是一種可以把聲音存儲下來,并且可重復播放的便攜機器。復讀機是在便攜式收錄機的基礎上,增加了微處理芯片、數...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2022 年 1-6 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 1.34 億臺,同比下降 21.7%。根據 Counterpointr...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