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有企業間競爭
針織經營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取決于市場營銷的強度和領先的總成本。決定產業內現有企業競爭激烈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競爭者的多寡及力量對比、市場增長率、固定成本和庫存成本、產品或服務的差異性及轉換成本、產品生產能力的增加幅度、產業內企業采用的策略、退出壁壘等。
我國針織企業和跨國企業進行競爭時,主要劣勢凸顯在技術、品牌和渠道三個方面,我國針織企業常面臨跨國公司“三板”的擠壓,即遭受跨國公司核心技術的擠壓(天花板),遭受跨國公司渠道網絡的擠壓(地板),遭受跨國公司強勢品牌力的阻隔(墻板)。跨國公司們通過這“三板”把我們鎖定在有限空間里并不斷壓縮,讓我國的針織企業生存和發展遭受很大的阻力。
2、潛在進入者分析
規模經濟:面對國內針織經營企業多、小、散、亂,經營模式同質化以及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的現狀,走規?;l展道路的針織經營企業仍然具有成本優勢,面對國外日本和韓國等國際針織企業巨頭的進入,只有走規模化發展道路的企業才能與之競爭,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資本需求:對于現有針織經營企業來說,之前可能在廣告以及渠道建設上面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其信息傳遞已經深入下游客戶心中,新進入者要想贏得市場必須在這方面追加大量資金。
針織原料來源與分銷渠道:由于針織行業的產品市場化程度較高,替代產品較多,加上針織企業眾多,現有生產企業無法控制針織的來源渠道,因此新進入者獲得針織原料并不困難。但新進入者要確保其產品的分銷就不是太容易,因為在某種程度上產品的理想分銷渠道已為原有的企業占有,新的企業必須通過壓價、小批量,縮短交貨周期等方法促使分銷渠道接受其產品,而這些方法的采用均會增加其運營成本。對于現有的企業來講,都已經培養了自己的銷售隊伍,建立了合適的分銷渠道,很多洋行、制衣廠和布廠、紗廠都已成為其穩定的客戶,而新進入者在這方面往往與之無法相比。
政府政策:國務院 4月24日發布《針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我國已將針織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5%。這些政策總的原則是鼓勵創新、強化監管,淘汰落后小規模企業,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引起的惡性競爭,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3、替代品威脅分析
針織行業整體經濟運行平穩,特別是棉紡、毛紡、化纖、服裝等行業中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穩定增長,替代品的所造成的威脅相對少。相反大多數中小型針織企業,無資金、無技術、無品牌、無網絡、無人才“五無”型針織企業替代品的威脅較大。
替代品往往是新技術與社會新需求的產物。其中色紡紗行業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色紡紗作為針織工業的一個新興分支產業,因其環保、時尚等特點而具備較強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色紡紗占整個紗線市場的份額只有3%左右,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在針織業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有望成為一大結構性亮點。A股市場針織板塊中,傳統紗線類上市公司大多經營困難,而從事色紡的上市公司相對有較好的經營業績。
4、供應商議價能力
針織主要原料為棉花。我國三大主產棉區(長江流域棉區、黃河流域棉區、新疆棉區),全國有近2萬家棉花生產企業。數量眾多的小型棉花生產企業造成了無序競爭的局面,使針織討價還價的能力相對較強。
隨著中國的入世,棉花生產的供應商將呈現出集中化趨勢,國外(印度和孟加拉國低成本的生產和供應)大型棉花生產企業的競爭將導致中國棉花生產行業重新洗牌,大量中小型棉花生產企業的淘汰,棉花生產企業資產重組將使針織企業的供應商日益集中于少數實力強、規模大的棉花生產企業集團,使得針織企業在博弈過程中會逐步日益處于不利的地位。
5、客戶議價能力
“纖紡紗、紗織布、布染料、料做衣、衣做品牌”概括了傳統針織服裝生產的主要流程。從全球針織產業鏈來看,其價值分工包括原料供應商、紗廠、布廠、制衣廠、洋行(品牌商)、渠道網絡和終端消費者等環節,洋行產業價值鏈的典型特征是“中間小、兩頭大”,即上游原材料、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和下游品牌、渠道擁有較高附加值,這些環節利潤相對較高;中間生產環節的附加值較低,利潤相對也較低。
在針織產業的銷售價值鏈上,洋行(品牌商)越來越關注其上游供應商包括制衣廠和布廠、紗廠和原材料,包括供應商的生產規模,實力,價格、貨期,商譽等因素。在針織的銷售鏈條上,“終端為王,洋行是上帝”,因為洋行(品牌商)是最終的買家,其談判能力越來越強,可以指定其上游的供應商制衣廠或者布廠。產業通路利潤分配上,制衣廠和布廠、紗廠的生產商只能獲得全部創造價值的一部分,在這些環節很少能夠給賣者提供討價還價的機會。
6、競爭結構特點總結
針織企業賣者間激烈的價格競爭和由此帶來的低盈利性;而制衣廠和布廠則與之相反,它們獲得價值鏈創造的價值中較大的部分;作為針織銷售的終端——洋行(品牌公司)則獲得價值鏈創造的價值中最大的部分。我國長期以來在針織業具有的相對勞動力成本優勢已經不再明顯。我國勞動力供應數量相對減少,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邊際成本處于增長的態勢,這些勞動密集型的針織企業集中在經濟發展的東部地區,而內地針織企業相對較少,針織企業的人力資源分布不平衡,這樣的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降低勞動力成本。
《2023-2027年中國針織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針織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針織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針織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針織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針織行業投資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針織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在經歷了2020年疫情以來的調整后,2021年中國針織行業經濟運營明顯回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針織行業5861家規上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637.34億元,同比增長13.30%,2020、2021兩年復合...
查看詳情
軍用氫燃料電池行業投資前景如何?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設備的更新給各種電源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外燃料電池技:...
氫燃料電池行業投資前景如何?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明確,加快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
一、智慧校園行業進入壁壘分析智慧校園市場資本、技術人才為王智慧校園前期的建設投入巨大,風險也隨之增大。一款成熟...
放射性免疫檢測行業投資前景如何?放射性免疫檢測正逐步替代酶聯免疫,國內市場占比超70%。相較于傳統生化診斷和其他2...
放射性藥品行業投資前景如何?放射性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診斷或者治療的放射性核素制劑或者其標記化合物。放射性藥品與其2...
2023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現狀,農產品深加工行業前景如何?據悉,2020-2021年...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