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了蓬勃的發展階段。但與傳統行業相比,醫藥研發具有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的特點,因此,生物醫藥企業在創新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往往亟離不開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隨著新產品研發經費支出的快速穩定增長,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大中型企業新產品產銷規模呈較快增長趨勢。近20年來,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重大技術相繼取得突破,生物醫藥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術藥物超過2200種,其中1700余種進入臨床試驗。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征,需要高額投入作為產業進入和持續發展的條件。為應對科技創新瞬息萬變和國際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局勢,各國際大型跨國醫藥企業爭相加大科研投入。為建立全球性的生產與銷售網絡,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也為了獲取新藥或是直接掌握新技術,生物技術公司之間、生物技術公司與大型制藥企業以及大型制藥企業之間在全球范圍內的兼并重組非常活躍。
全球來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高速穩定增長,其中美國生物藥品在全球市場占主導地位,相關產業總產值約占GDP的17%,研發實力和產業發展領先全球。此外,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是生物技術醫藥產品研發生產的主要國家。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支付能力增加的驅動下,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也呈穩定上升態勢。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支付能力增加的驅動下,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也呈穩定上升態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持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3月25號,合肥市生物醫藥產業供需對接暨重點培育品種發布推介會在市政務中心舉行,來自合肥的醫藥產業重點企業、相關醫療機構、醫藥流通企業等,就醫藥產品推廣、擴大市場規模等進行深入對接。
隨著國內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了蓬勃的發展階段。但與傳統行業相比,醫藥研發具有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的特點,因此,生物醫藥企業在創新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往往亟離不開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近日消息,由杭州資本發起,杭州資本下屬全資子公司國舜投資作為管理人,杭州產投、泰鯤基金、貝達藥業、華東醫藥和西湖區產業基金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的杭州資本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基金成功組建,該基金預期總規模超5億元,首期2.1億元。其中,華東醫藥和貝達藥業這兩家藥企認繳出資均為4000萬元,認繳出資比例均為19.05%。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被視為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市場空間龐大。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生物制藥市場規模約3870億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市場將增長至1.3萬億元。
生物醫藥產業也是杭州市重點規劃的產業之一。據悉,此次設立杭州資本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基金,將幫助生物醫藥創新企業更好地發掘市場機會,進行技術創新,進一步探索基金方式強鏈補鏈延鏈,全面助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和加速構建生物醫藥創新高地。該基金將重點投資創新生物技術、藥品研發、醫療器械等領域,加速推動優質早期項目在杭州市落地轉化。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生物醫藥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華潤三九、川寧生物、華特達因、百誠醫藥……又有多家深市生物醫藥公司2022年業績浮出水面。整體業績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對創新研發的重視與投入也更上一層樓。
作為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截至2020年已達3.57萬億元。助力產業加速突破與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依托于多重利好政策引導,邁瑞醫療、華潤三九等一批深市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也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多家細分龍頭業績增速“喜人”
作為國內兒童藥頭部企業,最新披露業績的華特達因在2022年保持了穩健增長。根據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41億元,同比增長15.49%;實現歸母凈利潤5.27億元,同比增長38.55%。對于業績快速增長,華特達因表示,子公司達因藥業去年業績再創新高,為公司業績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
西南證券研究顯示,公司逐步落實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已剝離化工業務和環保業務,未來公司將持續聚焦醫藥主業。2022年公司醫藥業務占總收入的87.2%,來自核心子公司達因藥業的利潤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96.2%。取得較好業績的同時,公司還積極通過分紅來回報投資者。根據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以2022年12月31日總股本2.34億股為基礎,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
“超聲+內鏡”戰略持續驅動下的醫療診斷設備企業開立醫療,2022年其業績表現也符合市場預期。公司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5億元-3.9億元,同比增長41.56%-57.74%;實現扣非凈利潤3.2億元-3.6億元,同比增長90.90%-114.77%。“公司在前幾年進行了大規模研發投入、市場投入,大量新產品上市,產品獲得認可度越來越好、營銷渠道建設也日益改善,進而收入實現持續增長。其中,超聲穩定增長,內鏡設備快速增長。”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隨著高端產品放量與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也穩中有升。
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也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2017年-2021年,公司營收年復合增長率為22.63%。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232.96億元,同比上升20.13%,歸母凈利潤81.02億元,同比上升21.6%。方正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對標海外器械巨頭,邁瑞醫療當前正處于業務高速增長的成長期,還未進入增速較緩的成熟期,此外,邁瑞醫療當前在其可及市場的全球市占率較低,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研發投入持續增厚發展“底氣”
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創新驅動型行業,生物醫藥產業具有“研發周期長、投入金額大、研發成果不確定”的特性,在發展前期普遍收益小、風險大。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看來,借助資本市場的持續自主研發與創新仍是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身”的重中之重。據介紹,2022年研發投入預計占比營業收入的38%-42%,投入持續高增。公司現有在研新藥40余項,18項進入臨床研究,4項進入關鍵期,2項產品處于報產待批階段。“我們還積極與國內外領先藥企開展合作,精心打造創新生態圈,幫助更多海歸、科學家實現創新創業夢想。”丁列明稱。
近日,貝達藥業公告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公司申報的BPB-101雙抗注射液藥物臨床試驗已獲準開展。據介紹,BPB-101雙抗注射液是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全新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潛在First-in-class (FIC)大分子新藥,是具有三功能的雙特異性IgG1亞型人源化抗體,擬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治療。
事實上,不僅貝達藥業,高度重視研發,保證高科技產品可持續輸出,智飛生物近年來也在北京、重慶、合肥等地建立了多個研發與孵化中心,公司開發的在研疫苗項目即有28項;在內窺鏡領域,開立醫療自主研發的HD-550系列高清內鏡,也受到臨床醫生的廣泛認可,代表了目前國產內鏡的領先水平。在高端鏡種領域,實現了放大內鏡、超細內鏡、剛度可調內鏡的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2023-2028年生物醫藥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生物醫藥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隨著新產品研發經費支出的快速穩定增長,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大中型企業新產品產銷規模呈較快增長趨勢。近20年來,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重...
查看詳情
2023高級會所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高級會所行業現狀及高級會所行業前景如何?高級會所是集休閑娛樂、文化交2...
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如何 預計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 (PV) 市場規模分析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全球太陽能光伏 (PV...
從市場供給角度來看,隨著2019年網絡動漫上線新規的實施起,我國的線上網絡動漫審核數量呈現出一個“快速上升”的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整體提升,物質豐裕的時代,食品飲料的消費早已超過了滿足基礎生理需求的功能。吃得好,...
隨著云計算概念的熱潮,阿里巴巴、華為等科技巨頭在公有云PaaS領域層層加碼,一批初創型PaaS服務公司涌現在市場中,Pa...
商品房在中國興起于80年代,它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包括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出讓方式...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