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賦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權,南繁硅谷建設將擁有更多自主權和更高靈活性。
近年來,作為種業“引進來”“走出去”的橋頭堡,自貿港建設讓南繁開展國際合作的優勢愈加凸顯。隨著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建設,海南將成為國內外種質資源交流合作的重要“中轉站”。中央賦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權,南繁硅谷建設將擁有更多自主權和更高靈活性。
圍繞制約種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等問題,海南將不斷探索制度集成創新。南繁硅谷將在項目資金、用地用海、人才保障等方面實施更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對重大項目、重點人才采取“一事一議”政策突破,全面釋放創新動能和市場活力。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育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分析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基石。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列為經濟工作八大重點之一,提出“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轉基因相關政策密集出臺。2020年1月13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到切實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保障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和應用領域健康發展。
我國是糧食進口大國,近年來每年的糧食進口總量約為1.3億~1.4億噸,其中60%左右是大豆。但這兩年隨著玉米需求的放大,玉米進口量從三年前的400多萬噸,突增至現在的兩千多萬噸,且有進一步增加的態勢。
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達到1.47億噸,為歷史糧食進口量第二高。其中大豆進口9108萬噸,位居第一,第二是玉米。然而,我國玉米單產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60%,2017~2021年四年期間,我國玉米進口依賴度從不到1%增加到10%。這令市場對于未來我國的糧食供應形勢充滿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糧食安全”和“種業振興”。而轉基因是保障糧食安全、實現種業振興的重要手段,國內已發布《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等多個政策法規,為轉基因商業化做好準備,隨著品種審定落地,轉基因種子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國內玉米產量有望提升。
我國目前保存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52萬份,但對國外優異種質資源的引進和利用率比較低。我國應充分利用建設海南自貿港契機,在海南建立種質資源引進綠色通道,推進種質資源和商業種子、種苗便利入關。
海南省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熱帶氣候區,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春季增溫快,秋季降溫慢,雨量充沛,雨季旱季明顯,陽光充足,熱量豐富,光能利用率高,“冬季如春”,皆為喜溫作物的活躍生長期,水稻等喜溫作物年可三茬,甘蔗秋植正常越冬,熱帶作物終年生長開花結果。這里是著名的天然大溫室,是全國最大的南繁育種和農業科學研究試驗基地。
南繁育種基地由農業部和海南省雙重領導,由設在三亞市的中國種子海南公司負責管理,代表中國種子公司組織協調全面南繁工作,與有關部門協同解決南繁育種工作中的問題,協助安排好南繁土地、勞力、灌溉;統一掌握分配南繁專用化肥、農藥物資;調查研究南繁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及時向上反映,組織交流經驗,匯報南繁情況等;負責組織培訓南繁基地市縣種子工作干部,提高他們的技術和業務水平,做好種子工作。
繁育種基地主要分布在三亞市和樂東、陵水兩縣,計7個農場、21個鄉鎮,覆蓋面積達20多萬畝。它們是南濱、南田、南新、南島、保顯、嶺門等6個農墾市場和三亞警備區部隊農場;三亞市的滕橋、林旺、田獨、荔枝溝、馬嶺、保港、崖城、梅山、羊欄等9個鄉鎮;陵水縣的椰林、長城、光坡、陵城、提蒙、三才、英州等7個鄉鎮;樂東縣的黃流,九所、沖坡、佛羅、樂羅等5個鄉鎮。由于內陸各地對種子的需求增加,南繁育種已擴大到瓊北部分地區。
基地建設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已投資建設農田水利工程59宗,各種建筑375座,渠道防滲護砌82公里,改善灌溉面積18.32萬畝;建立種子倉庫7600平方米,曬場3.8萬平方米,種子檢驗室250平方米,低溫低濕倉庫600平方米,物資倉庫1000平方米,種子加工房800平方米,配有種子脫粒、加工、精選、包裝、烘干等機械設備和檢驗設備。在海口設有南繁接待站、物資中轉站,三亞、陵水、樂東三個基地縣市還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和南繁服務站26個,建設面積2.8萬平方米。南繁基地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為南繁育種和科研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育種行業報告對中國育種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育種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育種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2-2027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生物育種的定義是培育優良生物的生物學技術。 生物育種是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在高中階段所介紹的育種方法主要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
查看詳情
冬蟲夏草供需前景如何?由于目前大量人工培育凍干蟲草充斥市場,尤其在各大平臺的低價直播帶貨環節,95%以上都是人工8...
酒類新零售發展將迎合酒水消費升級趨勢,精品化新零售連鎖品牌更具有競爭優勢。具體來說,酒業零售品牌將朝著產品精品...
一、飼料添加劑行業概述飼料添加劑是指在飼料生產加工、使用過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質,在飼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顯著...
再生棉紗是指利用某些在紡紗、織布、服裝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或廢絲為原料,經再加工所制得的纖維材料,以此生...
茶具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如何?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茶具按其狹義的范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2...
現有的近視防控手段,以緩解視疲勞為主,缺乏對光污染惡劣的視覺的重視。視疲勞是在用眼過程中產生的,與視覺環境息息...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