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開始更多關注居住環境的科學化和重視綠色環境的意識增強,建筑行業也開始使用一些污染少,節能減排的環保材料,重視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的觀念在增強。很多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究還只是處于理論狀態,沒有付諸實踐應用。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建筑應用綠色材料是
隨著人們開始更多關注居住環境的科學化和重視綠色環境的意識增強,建筑行業也開始使用一些污染少,節能減排的環保材料,重視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的觀念在增強。很多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究還只是處于理論狀態,沒有付諸實踐應用。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建筑應用綠色材料是必然,只是時間的問題。本著環保節約的生活態度,朝著健康節能的目標而奮進,相信我國的綠色建筑材料必然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建筑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裝飾材料和某些專用材料。結構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屬、磚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裝飾材料包括各種涂料、油漆、鍍層、貼面、各色瓷磚、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專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熱、保溫、密封等。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應用的各種材料。建筑材料種類繁多,大致分為:(1)無機材料,它包括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如天然石材、燒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鹽制品等)。(2)有機材料,它包括植物質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膠劑)和瀝青材料。(3)復合材料,它包括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無機非金屬材料與有機材料復合而成。
關于生態建材的發展策略,環境協調性與使用性能之間并不總是能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生態建材的發展不能以過分犧牲使用性能為代價。但生態建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不一定都要高性能,而是指滿足使用要求的優異性能或最佳使用性能。性能低的建筑材料勢必影響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在生產環節中為節能利廢而犧牲性能并不一定能提高材料的環境協調性。
在生態建材發展的重點方面,國內外不少研究者關注按環保和生態平衡理論設計制造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無毒裝飾材料,綠色涂料,采用生活和工業廢棄物生產的建筑材料,有益健康和殺菌抗菌的建筑材料,低溫或免燒水泥、土陶瓷等。筆者認為,從宏觀來看,中國發展生態建材,現階段的重點應放在引入資源和環境意識,采用高新技術對占主導地位的傳統建筑材料進行環境協調化改造,盡快改善建材工業對資源能源的浪費和嚴理污染環境的狀況,其實,提高傳統建筑材料的環境協調性能并不是排斥發展新型的生態建材,而是前面所述的發展生態建材的重要內容和方法之一。
目前,輕質建筑材料制造企業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及形成投資熱點的地區,以山東、湖北、河南、廣東、江蘇、北京、浙江等省、直轄市居多;山東省的輕質建材制造行業在全國的地位十分顯著,跨國公司都在全國建材比較發達的省市地區投資設廠,與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展開競爭,爭奪中高端市場。
從2021年產量來看,中國建筑材料行業大部分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其中平板玻璃產量為10.17億重量箱,同比增長6.8%;商品混凝土產量為32.9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8%;水泥、水泥熟料、鋼筋等10余種產品產量有所下降,其中水泥同比下降1.3%。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年版建筑材料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
在建筑和工業中采用良好的保溫技術與材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統計表明,建筑中每使用一噸礦物棉絕熱制品,一年可節約一噸石油。北京安苑北里節能小區采用情況表明,單位面積節煤率每年為11.91公斤標煤/平方米。工業設備與管道的保溫,采用良好的絕熱措施與材料,可顯著降低生產能耗和成本,改善環境,同時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如:工業設備和管道工程中,良好的保溫條件,可使熱量損失降低95%左右,通常用于保溫材料的投資一年左右可以通過節約的能量收回。
目前,因城施策推進政策放松,但政策放松力度與速度不及以往周期。 從各地政策放松頻次來看,2022 年以來中央多次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 策工具箱”,給予各地較高的調控自由度。根據中指院數據,2022 年有超 300 省 市(縣)出臺房地產放松政策超千條。 從政策放松類型來看,主要涉及優化限購政策、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 貸款額度、發放購房補貼、降低限售年限、降低交易稅費等方面。 從政策放松時間來看,4-6 月政策進入實質性寬松期,政策放松節奏加快、松 綁力度加大,且不斷向熱點二線城市升級;2022 年 6 月房企年中沖量疊加長三角 疫情緩解,房地產銷售數據有所回溫,各地因城施策頻率稍緩
隨著市場逐漸建立起對輕質建材的廣泛認同,輕質建材質量和功能的不斷提高和改進,未來輕質建材的使用量將會大幅提升。輕質建筑材料將向環保、節能、綠色、復合、共混技術、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現代建筑基本是由水泥和鋼筋構成,未來需要大量采用新型綠色、低碳、零碳建筑型式,一方面采用低碳零碳水泥或采用鋼結構建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并發展新建筑材料。
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目標到 2025 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 3.5 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0.5 億平方 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0.5 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 1 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 代率達到 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 55%。在政策持續推動、綠色建筑滲透目標不斷提高的趨勢下,我國綠色建筑增長趨勢明確、動力充足。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著增強,產業間的競爭層次和深度也發生了變化。因此,科學預測產業發展趨勢和空間變化態勢,對產業發展和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
想要了解更多建筑材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年版建筑材料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建筑材料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建筑材料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建筑材料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建筑材料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建筑材料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根據《精神障礙診療規范》(2020版》,精神障礙可分為16大類,如雙相障礙、抑郁障礙、焦慮障礙等。我國心理健康產業初...
2022/2023年制糖期供需形勢分析國際市場。國際糖業組織(ISO)2022年11月調增2022/23年制糖期全球食糖產量至1.821億...
2023艾草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近年來,艾草開發和利用領域不斷拓展,一方面是由于艾草作為藥食兩用的中藥,安全性較高且...
敬老院(geracomium),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
海帶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類。 孢子體大型,褐色,扁平帶狀。分葉片、柄部和固著器,固著器呈假根狀。葉片為表皮、皮層...
美容儀是一種根據人體生理機能進行調節改善身體和面部的機器,它按照功能來說有美白、嫩膚、祛斑、祛皺、脫毛、減肥等...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