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的不斷健全,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中醫藥理論、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特色審評證據體系的逐步建立,為中藥新藥研發帶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中醫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著獨特優勢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關注,利好政策頻出。2023年一季度,《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等重量級文件發布,從審評審批、傳承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對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作出進一步指導要求。
上海證券研究所的研報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中藥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3.26%、4.81%、4.28%、14.53%。
隴神戎發2023年一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增幅均達到三位數,分別為153.5%、561.9%。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隴神戎發積極開拓空白市場,產品銷量增加所致。
其中,太極集團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幅最高,達到991.15%,歸母凈利潤規模也是最高的企業,為2.35億元;營收為44.27億元,同比增長25.27%,業績增長系銷售收入增長,毛利率提升所致。繼太極集團4月27日披露今年一季報開始,4月27日、4月28日及5月4日,太極集團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達到25.5%,太極集團為此發布股票交易波動公告提示交易風險。同花順5月4日發布的異動提醒分析認為,太極集團股價異動或為“一季報增長+中醫藥+藿香正氣水+醫美”綜合影響所致。
歸母凈利潤增幅排在第二位的吉林敖東,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86億元,同比增長719.23%;實現營收7.88億元,同比增長23.64%。
隨著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的不斷健全,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中醫藥理論、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特色審評證據體系的逐步建立,為中藥新藥研發帶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此外,中成藥集采常態化將進一步倒逼中藥企業創新發展,逐步構建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重視真正具有臨床價值的中藥創新藥的開發。中藥板塊企業研發費用率不斷提升,2019-2022年,中藥板塊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16%、2.40%、2.67%、2.78%,板塊研發費用數額持續攀升,中藥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關注度持續加強。
相比化藥、生物制藥企業而言,中藥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收比總體偏低,但康緣藥業創新能力能穩居中藥行業第一方陣,與其舍得在研發上投入不無關系。2021年,康緣藥業研發投入4.99億元,同比增長31.27%,研發占營收比為13.69%。2022年,康緣藥業研發費用再次實現增長,達到6.06億元,同比增長21.29%,占營收比為13.93%。今年一季度這一增幅依然超13%。
正在進行戰略升級轉型的龍津藥業,近年來也加大研發投入。盡管其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分別虧損5611.65萬元、811.7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依然達到兩位數,分別為19.85%、19.09%。
桂林三金今年一季度的研發占營收比也達到10.22%,研發投入7316.14萬元。報告期內,其營收、凈利潤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分別為38.51%、40.96%.
創新藥本身的研發難度就很大,而中藥創新藥因其產品本身的特殊性更是“難產”。隨著審評審批加速,中藥產業的創新發展活力被激發。2022年,國內共有7款中藥創新藥獲批上市,分別為淫羊霍素軟膠囊、廣金錢草總黃酮膠囊、散寒化濕顆粒、黃蜀葵花總黃酮口腔貼片、苓桂術甘顆粒、芪膠調經顆粒以及參葛補腎膠囊。其中,參葛補腎膠囊、苓桂術甘顆粒審評時長不到一年。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19年至2030年,我國中藥市場規模有望以2.3%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6480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受到以下三個因素影響: 首先,利好政策支持和引導。中國政府頒布一系列政策鼓勵中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為中醫藥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2022年,首次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醫藥行業五年規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要建設高水平中醫藥傳承保護與科技創新體系。今年2月,隨著《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發布,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戰略機遇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座談會上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代表,有5000多年的歷史,雖然古老但并不落后,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三年中,為確保人民身體健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醫藥產業產值已經從幾百億發展到今天近萬億,都離不開中醫藥和現代科技的結合。最近我們還提出要建立更多的智慧制藥生產線,特別是把先進的傳感技術、在線監測技術以及精細化學制藥技術運用在中醫藥生產線,力圖將中醫藥做得更精、更規范、更標準、療效更確切。”張伯禮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孫達對加快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一要建設優質高效中醫服務體系,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要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均衡布局,發揮中醫藥整體醫學優勢,讓人民群眾方便看中醫、看上好中醫;二要建設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夯實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根基,要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中醫藥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建設高素質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三要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要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重點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及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完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傳承創新能力;四是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五是推動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六是加快中醫藥開放發展,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中醫醫師配置不低于本機構醫師總數的60%,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這將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今年7月1日,我國中醫藥法實施5周年。中醫藥法第七條規定:“國家發展中醫藥教育,建立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規模適宜、結構合理、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教育體系,培養中醫藥人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關意見的出臺也是對中醫藥法的落實。從更大視野來看,在為經典名方的審批“松綁”、放寬中醫診所的準入門檻、打通民間中醫依法轉正的路徑、強化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作為我國中醫藥領域的基礎性、綱領性法律,中醫藥法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中醫藥法旨在破除多年來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障礙,形成保障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管理體系。過去一段時間,中醫藥管理體系面臨“頭重腳輕”的問題,尤其是基層組織欠缺,嚴重影響了中醫藥政策自上而下的落實。中醫藥法明確:“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近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加速推進完善中醫藥管理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1個省份設立行政級別為副廳級的中醫藥管理局,15個省份在衛生健康委加掛中醫藥管理局的牌子。健全中醫藥管理機構,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才能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管理體系支撐。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中醫藥法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體現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法律。法律實施5年來,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管理體系建設得到加強,中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服務能力穩步提升。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維護和促進了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除繼續加大中醫藥法貫徹實施力度之外,還亟待全力抓好配套制度的制定落實,加快推進各地中醫藥條例的制修訂進程,并做好相關規章制度的“立、改、廢、釋”,逐步構建中醫藥的法規體系,推動中醫藥治理體系現代化。厚植行業發展的制度沃土,有利于激揚守正創新的磅礴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清肺排毒顆粒、化濕敗毒顆粒、宣肺敗毒顆粒等中藥抗疫“三方”獲批上市,體現了中藥新藥審評審批制度的改革,成為落實中醫藥法的生動實踐。在法治軌道上,以中醫藥法實施5周年為契機,積極運用法治力量促進和保障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既打開大門、又守牢底線,既遵循中醫藥自身規律謀發展、又最大限度地激發活力,就能擴大優質中醫藥服務供給,不斷推進中醫藥現代化。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切實解決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補齊短板,必能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2023-202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及辨證...
查看詳情
美食與機器人的結合,智能炒菜機的興起,是近年來不斷向工業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的中國餐飲行業的縮影,也將是...
在溫度傳感器領域,近年來國內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在供熱計量改革啟動的背景下,行業吸引和聚集了一...
麻紡織行業的發展主要以國有企業為主,民營企業為輔,雖然國有企業較少,但其產量占比較大,麻紡織國有企業主要是由各...
游戲行業市場前景如何?游戲正成為2023年A股市場最亮眼的星。五一小長假后首個交易日,繼續上演游戲板塊“王者歸來”戲...
拍賣行業市場多大?新冠肺炎疫情使拍賣行業經營受到了明顯影響。從拍賣行業所處的中長期社會環境來看,總體而言,在我2...
包裝行業市場前景怎么樣?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和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報告顯示,80.7%6...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