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育產業正處于消費升級大趨勢下,民辦教育滲透率在逐步提升,政策、資本、經濟和技術多個因素在推動行業發展,新民促法通過后也為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加速教育資產證券化。
民辦教育,又名私立教育,是相對于公辦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
從教育供給來看,質量不均衡與結構性短缺并存,出國留學熱與棄考熱并存,企業招工難與大學生就業難并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滿足高端教育需求,深化供給側改革是大勢所趨。從社會需求來看,人們對教育的需求從有學上變為上好學,對優質化、個性化、多樣化教育需求愈發強烈。
目前,民辦高等教育穩定增長,未來預計增速依舊將持續。從招生人數上看,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入讀總人數從五百萬人增至六百三十萬人,CAGR為4.73%,未來預計到2021年,人數將增至八百萬人,CAGR為4.89%,增速緩慢,人員增量有限。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1390億元,CAGR為7.8%,增速持續。
我國的教育產業正處于消費升級大趨勢下,民辦教育滲透率在逐步提升,政策、資本、經濟和技術多個因素在推動行業發展,新民促法通過后也為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加速教育資產證券化。
受經濟轉型對于高端人才需求旺盛的影響,整個行業保持著一個高速發展的態勢,2020年行業整體年復合增長率為13%。在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中,已經基本成型的細分領域包括IT應用類、財會類、營銷類、管理類等,其中財會類和IT應用類成為職業技能培訓占比最高的兩大類培訓,分別為30.1%和41.4%。
近年來,我國K12各學段民辦學校快速增長,我國民辦學校規模也穩步提升,民辦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段學校數量快速增加,增速均超過各學段學校數量整體增速。2019年,全國共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9.15萬所,比上年增加8052所,占全國比重36.13%;各類教育在校生5616.61萬人,比上年增加238.40萬人,增長4.43%。
民辦教育的經費來源主要為學費收入;社會捐資、投資、集資;政府補助及校產收入。其中,學費收入為民辦學校主要經費來源。從國家對教育行業整體的投入來看,中國教育經費逐年增加,2019年達50175億元。從民辦學校辦學經費占比情況來看,民辦學校辦學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重在0.4%-0.5%左右的水平,占比較低。從各地情況來看,廣東省民辦學校辦學經費排名第一。從民辦教育細分賽道投資情況來看,2019年素質教育賽道投融資數量排名第一,多達115起。
當前我國國家財力有限,而受教育的人口眾多,教育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突出。發展教育事業不能單純依靠政府加大投入,還要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并將民辦教育定位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毋庸諱言,國家發展民辦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吸收、利用民間資金,彌補國家財政性教育資金的不足。目前,民辦教育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學費收入;社會捐資、投資、集資;政府補助及校產收入。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教育行業的整體發展是民辦教育蓬勃向上的基礎,教育經費投入連年上漲:
從國家對教育行業整體的投入來看,2010-2019年,中國教育經費逐年增加,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03%。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5億元,比上年增長8.74%。隨著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和大眾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國學歷教育普及成果顯著,已經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民辦教育作為學歷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歷教育市場容量是民辦教育市場規模的基礎,學歷教育的普及帶來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進而提升民辦教育的發展空間,助推民辦教育騰飛。
從各地民辦學校辦學經費情況來看,辦學經費位于全國前三的省份為廣東、浙江和河南,占比分別為18.47%、8.12%和7.85%;四川、江蘇和山東占比分別為5.76%、5.76%和5.18%,其余省市民辦學校辦學經費占全國比重均在5%以下。
自《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中國民辦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民辦教育日益受到風險投資公司的青睞,國內有多家民辦教育機構獲得了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和教育上市公司的資金募投,中國教育投資市場全面繁榮。
從民辦教育細分賽道來看,2019年素質教育賽道投融資數量多達115起(占比37%),遠超K12賽道,成為行業最關注賽道;K12及職業賽道投融資數量分別為49起(占比16%)、44起(占比14%)。
預測未來2021年我國民辦教育市場規模達到15471億元,至2026年民辦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434億元。未來民辦教育招收人數規模逐漸擴大,至2021年預計能夠達到在校學生人數為6541萬人,至2026年在校學生人數達到9636萬人。預計2021年我國民辦教育招生人數達到2009萬人,至2026年預測達到3351萬人。招生人數逐漸擴大。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條件的改善,教育關注度大幅度提升。
民辦教育發展方向要把握住兩個方向:一是民辦教育是對公辦教育的補充,是為了滿足多樣性而存在,因此在公辦教育相對空缺、國家投入較少的領域往往是民辦教育的機遇所在,教育人群數量和優質資源缺口奠定市場需求。二是由于教育行業的公益性,雖然允許盈利性的存在,但教育質量與教育公平仍然是國家會給予把控的方向,尤其是正規學校教育部分,對于越低年齡段的教育把控會越嚴格。總體來看,教育行業仍舊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未來民辦教育競爭格局展望:其一,民辦教育行業發展不再是“四面出擊”,而是政策引導性地流入到教育行業某一特定業務板塊。比如,民辦幼兒園教育板塊開始受限,高等教育板塊成為爭奪重點;其二,隨著業務范圍收窄,民辦教育企業正在通過并購搶占市場,行業內“馬太效應”開始顯現;其三,進軍海外市場院校已經由前些年的規劃期進入到執行期,未來會有更多的海外交易出現。其四,民辦教育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正在從生源、師資隊伍、硬件設施之間的競爭,進入到決策競爭、資本運作競爭的層面上來。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民辦教育行業研究報告中的民辦教育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民辦教育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
查看詳情
一、水下機器人行業概況水下機器人也稱無人遙控潛水器,是一種工作于水下的極限作業機器人。水下環境惡劣危險,人的潛...
醫藥中間體是指什么?所謂醫藥中間體,實際上是一些用于藥品合成工藝過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這種化工產品,2...
二手手機行業概況二手手機是指用戶更新換代時淘汰下來的手機,通常有某些功能問題或者成色老化,而沒有完全壞掉。二手...
2022年以來的俄烏沖突,劇烈沖擊世界和平發展的大趨勢;北約吸收芬蘭和瑞典加入,東擴或刺激大國間新一輪軍備競賽;在...
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科教、交通、國防等各項活動中被開發利用一次并報廢后,還可反復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
小龍蝦產業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從最初的"捕撈+餐飲",逐步向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旅游節慶一...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