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
數字農業是指什么?
數字農業是指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通訊和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地理學、農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作物、土壤從宏觀到微觀的實時監測,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狀況、病蟲害、水肥狀況以及相應的環境進行定期信息獲取,生成動態空間信息系統,對農業生產中的現象、過程進行模擬,達到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和質量的目的。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農業還包括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在農業的生產,流通,運營環節的融合和利用,實現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和質量,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品牌影響力,利用數字化手段拓展農產品的營銷能力,降低市場運營成本,提升農產品的溢價能力,利用信息化和數字化方式提升農業產品的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數字農業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突破了一批數字農業關鍵技術,開發一批實用的數字農業技術產品,建立了網絡化數字農業技術平臺,在農業數字信息標準體系、農業信息采集技術、大比例尺的農業空間信息資源數據庫、農作物生長模型、動植物數字化虛擬設計技術、農業問題遠程診斷、農業專家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農業遠程教育多媒體信息系統、嵌入式手持農業信息技術產品、溫室環境智能控制系統、數字化農業宏觀監測系統、農業生物信息學方面的研究應用上,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通過不同類型地區應用示范,初步形成了我國數字農業技術框架和數字農業技術體系、應用體系和運行管理體系,促進了我國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數字農業是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縱觀全球,發達國家都將發展數字農業作為構筑農業現代化發展產業優勢的方向,積極將數字科技與農業發展相融合,推進農業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自20世紀末以來,我國日益重視數字農業發展,相關政策措施陸續出臺,明確提出推動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融合。
隨著《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 年)》的發布,以及2021 年和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我國數字農業也日益從頂層規劃走向實踐落地。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數字農業在我國仍然處于初級階段。2021年12月20日發布的《2021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達37.9%,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為22.5%,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為22.1%,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農產品銷售總額的13.8%。中國農業生產數字化建設雖然快速起步,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從我國農業現狀來看,2016-2021年間,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成交額由人民幣16539億元增長至19105億元,總體處于上升的態勢,這期間由于新冠疫情等各類因素,農產品批發市場成交額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并于2018年與2020年出現負增長。
農業農村數據采集體系建立健全,天空地一體化觀測網絡、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農業農村云平臺基本建成。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融合,農業生產經營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管理服務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農業數字經濟比重大幅提升,鄉村數字治理體系日趨完善。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數據,截止2022年6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為74.4%,其中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8.8%。越來越多農民意識到將互聯網全面融入到生活、優化升級農業生產模式,農民生產活力的激發和數字農業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為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打下了更夯實的基礎。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指出,強化農村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加大對農業關鍵技術的研究力度,加快推進重點技術創新步伐,加快發展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的研究與推廣。2020年7月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了發展農村電商,加快科技,提高設備,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促進農業和信息化。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突出農業、農村發展,把“三農”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數字農村建設、構建全面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立涉農信息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村基層治理數字化進程。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公共服務,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著眼解決實際問題,拓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快推動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持續開展數字鄉村試點。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數字農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數字農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數字農業行業的市場規模、數字農業市場供需求狀況、數字農業市場競爭狀況和數字農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數字農業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工信部發布《醫療領域機器人應用優秀場景公示名單》,有25個應用場景入選,對提升醫療領域機器人應用的數字化、網絡化...
“電子信息”是一個信息學詞匯,它的出現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存儲技術的迅速發展并在各個領域里得到廣泛應...
生物材料是指什么?生物材料是用于與生命系統接觸和發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對其細胞、組織和器官進行診斷治療、替換修復9...
瀝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稱瀝青砼,人工選配具有一定級配組成的礦料,碎石或軋碎礫石、石屑或砂、礦粉等...
儀器儀表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綜合產物,品種繁多,使用廣泛,而且不斷更新,有多種分類方法。按使用目的和用途來分,主要...
綠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不用或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農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