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核藥市場飛速發展,2021 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達 102 億美元,同比增長 9.68%。其中,診斷類核藥占比 83.4%,治療類核藥占比 16.6%。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預計 2026 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將達到 175 億美元。
核醫學是采用核技術來診斷、治療和研究疾病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等現代科學技術與醫學相結合的產物。核醫學可分為兩類,即臨床核醫學和基礎核醫學或稱實驗核醫學。
核醫學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核反應堆制備、加速器生產及核燃料廢液分離提取;中游由放射性產品研發、生產及流通企業和核藥房/藥物中心組成;下游則是醫療機構和患者。
全球核醫學/放射性藥物市場主要由5家企業主導,合計約占總市場份額的50%。核醫學/放射性藥物市場主要公司有柯惠醫療(Covidien)、IBA集團、Lantheus醫學影像公司(LantheusMedicalImaging)、諾迪安(Nordion)公司、Triad同位素(TriadIsotopes)、西門子醫療(SiemensHealthcare)和NTP放射性同位素。
近年來全球核藥市場飛速發展,2021 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達 102 億美元,同比增長 9.68%。其中,診斷類核藥占比 83.4%,治療類核藥占比 16.6%。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預計 2026 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將達到 175 億美元。
當前,國內的核素藥物還處于起步階段,而歐美發達國家核素藥物領域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相對成熟。全球市場中,中國市場占比僅為 6%,北美市場達到 40%。
數據顯示,在核醫學這一領域,國內市場和發達國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我國2012年-2019年核藥物銷售規模增速雖然在30%以上,但是銷售規模只有7-8億元人民幣左右。隨著顯示設備的增加,診斷產品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診斷裝機量以及治療量也在不斷增加,表明核藥的市場正在步入快速增長的道路。
《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指出,鼓勵醫療器械、制藥設備企業開展產品延伸服務,從提供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建設第三方檢驗中心、影像中心、透析中心和病理中心等。醫學影像設備。重點發展高場強超導磁共振和專科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高端CT設備,多模態融合分子影像設備PET-CT和PET-MRI,高端彩色多普勒超聲和血管內超聲,血管數字減影X射線機(DSA),高清電子內窺鏡等。提高核心部件生產水平,重點包括CT球管,磁共振超導磁體和射頻線圈,PET晶體探測器,超聲單晶探頭、二維面陣探頭等新型探頭,X線平板探測器,內窺鏡三晶片攝像系統等。
2021年,我國發布《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療衛生應用領域發布的綱領性文件。
核技術在惡性腫瘤治療方面優勢明顯。目前中國癌癥發病人數持續上升,死亡人數也遠超全球人口數比重。約70%的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將會接受放射性治療,40%的癌癥可以用放射性治療根治。
由于產品的特殊性,核藥物治療市場的發展,與監管政策密切相關。國家對放射性藥品的監管有著很高的政策要求,國內法律法規涵蓋了從放射性藥品的生產經營到銷售使用,都有非常高的政策壁壘。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發布的發展規劃包括國家對于卡脖子技術的大力支持,對于放射性藥品監管政策從限制逐步轉向鼓勵和支持。
受限于醫用同位素產業發展,我國核醫學的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從核醫學診療頻次、人均擁有核醫學儀器數量和放射性藥物使用量來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是我國的幾十倍。美國批準注冊的放射性藥品達70余種,我國僅36種,近十年來國內只有3種放射性藥物獲批上市。部分患者只能到境外治療。從國外直接采購,看似捷徑,但隱患重重,產品價格昂貴且不能保證供給,嚴重阻礙了核醫學事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放射性藥品領域企業 20 余家,在全國各地布局各類核藥類醫藥中心 100 家左右。在地區層面上,江蘇、上海、廣東、四川、天津、北京等市場較好地區已有 3 家以上核藥企業進行市場競爭。部分新入局企業如江蘇華益采取低價方式爭奪市場,未來國內放射性藥品市場競爭將會愈演愈烈。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核醫學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放射性藥物使用率較低,市場還有超 10 倍空間,未來或迎來一片藍海。我國放射性藥物年復合增速僅次于生物藥,增長態勢領先于中成藥和化學藥。國內核藥市場規模將于 2023 年達到 78.1 億元,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放射性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將提高,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21.4%。
隨著我國核醫學產業的不斷發展,中國核醫學在設備保有量和檢查量,上市核藥數量等方面有巨大提升空間,市場對新核素及其標記物、新放射性藥物的需求越來越大,核醫學市場前景被看好。除東誠藥業與公司進行全面競爭外,還有恒瑞醫藥、遠大醫藥等大型醫藥類企業開始進行放射性藥品研發布局,諾華、拜爾、美國通用等國際核藥巨頭逐步進入國內市場、四川通瑞等新的入局者借助資本逐步切入放射性藥品賽道。
由于核醫學技術及研發難度較高,目前國內核醫學市場仍由外資品牌主導,但是近年來我國國產核醫學品牌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以DR、CT、彩超等領域為代表,國產核醫學牌銷量增長迅速,占比逐年攀升。同時,核醫學設備研發技術以及生產工藝要求高,中國醫學影像行業起步較晚,缺乏技術經驗的積累,經過不斷發展,現階段中國核醫學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核醫學生產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核醫學高端產品對外依賴度大。且中國醫學影像生產企業中,擁有自主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極少,大部分企業核心部件依靠進口,核醫學市場主要被國際巨頭所壟斷。
一方面,醫藥行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將繼續保持快速、穩健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加快進一步增強醫藥行業的需求剛性,政府對醫療事業的投入在逐步加大。另一方面,我國的核素藥物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落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核醫學設備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核醫學設備機構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核醫學設備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發展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核醫學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核醫學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核醫學研究報告對核醫學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核醫學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
查看詳情
2023國內啤酒產品消費發展趨勢隨著年輕一代消費水平的上升、成本端價格上漲,國內啤酒產品消費加速升級,頭部啤酒品牌...
公立婦幼保健院作為公立醫院的一種,主要是由政府財政進行撥款,屬于非盈利性的醫療機構,由于公立醫院的規模較大,人...
高爾夫球運動是利用不同的高爾夫球桿(club)將高爾夫球打進球洞(hole)的一項運動項目。高爾夫球運動是一項具有特殊...
潛水裝備行業前景如何?伴隨消費結構升級及大眾旅游需求常態化,海島旅游產業將持續火熱,旅游市場的興旺帶動潛水運動2...
車燈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汽車車燈種類豐富,除前照燈、前霧燈、倒車燈、牌照燈等外部照明燈具外,也包含壁燈、頂,...
預計2024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分析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國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