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備,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數字社會建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數字民生保障能力
信息化是指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與智能化工具相適應的生產力,稱為信息化生產力。 信息化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所研究對象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一種技術,使用該技術后,可以極大的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并且降低成本,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備,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數字社會建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數字民生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數字化發展環境日臻完善。
隨著政策驅動和技術創新的雙重推動作用加強,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軟件及信息化行業中自主可控產品收入占比將提高到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收入占比將提高到30%,產業生態收入占比將提高到40%,發展動力將更加強勁。
“十三五”期間,大數據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遠超同期國民經濟增長水平,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大數據產品和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成長速度十分快。大數據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合,大數據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數字化技術、平臺和解決方案,又通過數字化轉型市場的牽引,進一步增強了產業供給能力。
2022年中國信創產業規模達到20961.9億元,2023年全年有望達到24972.4億元,2027年有望達到37011.3億元。其中,整機市場規模達到3735.9億元,軟件收入達到10812.6億元。信息化行業的競爭方式不僅包括產品功能、性能、價格等傳統要素,還包括服務質量、用戶體驗、品牌影響力等軟性要素,以及技術創新、生態合作、平臺建設等戰略要素。
我國軟件及信息化行業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為代表的一批創新高地和產業集群,培育了以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一批領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構建了以中國軟件工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為代表的一批行業組織和研究機構,打造了以中關村軟件園、張江高科技園區等為代表的一批創新平臺和載體,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應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旅游等領域將成為未來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
信息化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政務信息化
政務信息化,一般指政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各項成果和資源,逐步實現政府職責與信息化在時空上的有效對接,從而不斷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復雜過程。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刻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數字時代發展趨勢,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26個省級政務數據平臺、257個市級政務數據平臺、355個縣級政務數據平臺,超過70%的地級市建設了政務云平臺,政務信息系統逐步遷移上云。
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從“電子政務”、“互聯網+政務服務”階段開始邁入“數字政府”時代。今年以來,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等地也紛紛出臺數字政府建設相關政策文件。機構指出,2025年政務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5200億元。在政務信息化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行業對軟件及服務需求不斷增長。
《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提出2023年底前,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具備數據目錄管理、數據歸集、數據治理、大數據分析、安全防護等能力,數據共享和開放能力顯著增強,政務數據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醫療信息化
醫療信息化在當代醫療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數字化時代的來臨,醫療信息化已經成為醫療服務的關鍵驅動力。
醫療信息化通過提供全面、準確的病歷和醫療數據,提高了醫療質量與安全。電子病歷系統的引入使得醫生可以更加方便地查看患者的過往病史、診斷和治療記錄,減少了信息傳遞的錯誤和遺漏。此外,醫療信息化還能夠進行自動化藥物管理、實時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警報系統,提供實時的警示和提醒,從而減少醫療錯誤和不良事件的發生。
醫療信息化行業目前缺乏行業統一的數據標準,因而各個系統各個應用之間互不連通。分析人士表示,市場亟需出現一個醫療領域的“安卓系統”,為醫療領域的軟件和能力提供集開發、管理、市場于一體的開放平臺,融入醫療產業生態,更好地滿足醫院客戶需求。當前醫療信息化行業集中度不高,2020年我國醫院核心管理系統廠商CR5市場份額約為34.1%,電子病歷系統CR5市場份額約為58.5%。
據 IDC 數據,預計到 2024 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達到 1041.5 億元,2019 年 -2024 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 13.7%。到 2025 年,醫院、醫共體和基層醫療等提供醫療服務領域的 IT 支出(不包括醫保和醫藥)將達 845.7 億元,2020 年 -2025 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 12.8%。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將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對教育資源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其基本特點是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突破了時空限制,是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徑,是共享優質資源、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根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5-2021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金額自36,129億元增長至57,87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8.17%;2015-2020年全國高等教育經費投入金額自9,518億元增長至13,99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02%。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 " 三位一體 " 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并首次將 " 推進教育數字化 " 寫入報告,《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要求 " 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產教融合、職業教育提升以及各地教育信息化 。
通過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模式創新,打造沒有圍墻的學校,是實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必然選擇,我國教育信息化市場已經明確成型且處于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階段。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信息化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智能裝配建筑生產基地就像汽車生產車間,將建筑的‘零部件’預制成型再到現場組裝。隨著裝配式、BIM等智能建造與新型2...
控制器投資前景如何?控制器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1...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5—15歲孩子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后則為1∶8 。據估計...
我國軍工行業已走過初期階段,目前處于從發展階段向快速擴張階段過渡,行業總體表現出軍品訂單充足、需求旺盛、長期向...
桑葚含有大量的水分,還含有粗纖維、蛋白質、轉化糖、游離酸、VB1、VB2、VC、胡蘿卜素、蘆丁、楊梅酮、桑色素、蕓香苷...
電力勘察設計是電力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主要服務于電力工程建設,為下游發電、輸配電、終端用戶用電等業務領域項目建...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