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一、海水養殖行業概況
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按養殖對象可分為: 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海珍等,而以貝類、藻類最為普遍,蝦類次之; 按集約化程度可分為:粗養、半精養、精養;按生產方式可分為:單養、混養 (如魚蝦) 和間養 (海帶和貽貝)。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少地區無序、無度甚至無償盲目發展養殖業,大規模的圍墾造成海域面積減少,納潮量降低,削弱了海洋的自凈能力,加劇了水域環境的惡化。養殖業主在海面上盲目建造網箱、架設吊養筏架而造成養殖密度過大,遠遠超過海洋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造成海水養殖生態系統物流和能流循環受阻或紊亂,引發病害。大量殘餌、碎屑、魚蝦糞便,以及養殖工人生活垃圾的分解,產生大量的氮磷營養物質,導致養殖水域富營養化,為赤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是誘發赤潮的根源。無規劃的海水養殖正成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甚至有超越陸源污染的趨勢,如在挪威的一些養殖區,其對該海域造成的污染危害程度,和對生態系統直接破壞的嚴重性遠遠超過陸源污染。
中國海水養殖歷史悠久,早在漢代之前,就進行牡蠣養殖,宋代發明了養殖珍珠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海水養殖發展迅速,海帶、紫菜、貽貝和對蝦等主要經濟品種的發展尤為突出,帶動了沿海經濟的發展,成為沿海地區的一大產業。海帶養殖無論從養殖面積還是產量,世界第一,紫菜世界第二(第一是日本)。按照國際統計標準計算,中國已經成為海水養殖第一大國。
世界上的海水養殖系統,大多已進人半集約化或集約化養殖,餌料的投人和殘餌的生成是促成養殖自身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來看,蝦類養殖污染主要來自新生殘餌溶出的N、P營養物質,以及養殖排海水中大量的硫化物、NH4和懸浮固體,魚類除了殘餌以外,還包括魚類的糞便及其排泄物,這些物質中所含的營養物即N、P和有機質,對水體和底泥將產生富營養化影響。總體來說,養殖自身污染屬于有機污染,其形式主要是增加了N、P的環境負荷量。
海水養殖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苗種、水產飼料、水產用藥、養殖用具等環節;中游為水產養殖環節,主要包括魚、蝦、蟹、貝、藻及觀賞魚等水生動植物養殖;下游主要為水產品加工及水產品流通環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由于近年過度捕撈、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的海洋水產資源的減少,我國水產行業重心往養殖方面偏移,使得我國海水養殖行業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行業產值規模達4301.7億元,同比增長12.13%。隨著我國海水養殖面積呈下降趨勢,但我國海水養殖產品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品產量2211.14萬噸,同比增長3.55%。
中國海水養殖已經形成大規模生產的經濟品種,魚類有梭魚、鯔魚、尼羅羅非魚、真鯛、黑鯛、石斑魚、鱸魚、大黃魚、美國紅魚、牙鲆、河豚魚等;蝦類有中國對蝦、斑節對蝦、長毛對蝦、墨吉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等;蟹類有鋸緣青蟹、三疣梭子蟹等;貝類有貽貝、扇貝、牡蠣、泥蚶、毛蚶、縊蟶、文蛤、雜色蛤仔和鮑魚等;藻類有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江蘺和麒麟菜等。
隨著近年來全國多地發起保護生態環境、整治養殖污染的行動,沿海地區不少灘涂也被劃出禁養區,不少蠔排、蠔樁也被拆除,我國海水養殖面積逐年下降,由2015年的2317.76千公頃下降至2019年的1992.18千公頃。2020年來,養殖面積開始回升,到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面積為2025.51千公頃,同比增長1.5%。
從產量地區分布來看,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品產量中,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福建、山東和廣東,產量分別為5268029噸、5141394噸和3312352噸。
從養殖面積結構分布來看,貝類和甲殼類是我國最主要的海水養殖產品,2021年養殖面積合計占比超70%以上。具體來看,2021年我國貝類養殖面積為1224.003千公頃,占總面積的60.43%;甲殼類養殖面積為300.07千公頃,占總面積的14.81%;藻類養殖面積為140.06千公頃,占總面積的6.91%。
我國貝類95%以上是養殖獲得,另外5%左右主要通過捕撈獲得。其中,我國貝類養殖98%以上都是海水養殖,根據中國漁業年鑒統計,2019年貝類海水養殖產量1438.97萬噸,占比98.7%;淡水養殖量18.96萬噸,占比1.3%。
貝類養殖是我國海水養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貝類產業在種質創新、健康養殖、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長足進步。2014年,貝類海水養殖產量1316.55萬噸,2018年增長到1443.93萬噸,2019年略有下降達1438.97萬噸。分省市來看,山東省與福建省是我國貝類養殖業大省,年產量超過300萬噸,占比分別為27.26%、22.50%。遼寧省與廣東省產量占比分別為15.56%、13.36%,其他省市未超過10%。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按養殖對象可分為: 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海珍等,...
查看詳情
廣告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速,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物聯網、VR/AR/MR等技術正逐步深入...
歐洲藥品管理局調查減肥藥諾和泰是否會增加自殺傾向據報道,歐洲藥品安全監管部門正在對諾和泰進行審查。歐洲藥品管理...
一、煙草生產行業概況煙草是茄科煙草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中國南北各省區廣為栽培,是喜溫作物,對溫度的反應比較敏...
中國互聯網行業將會呈現四大發展趨勢互聯網已滲透到各個產業領域中國互聯網協會于會上發布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科技及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口腔醫療行業更新換代加速,逐漸步入智慧醫療時代。基于5G通信技術的...
玫瑰精油的主要功效是美白,緩解疲勞,使用場所主要是家庭或者美容院。在家庭環境使用玫瑰精油的方法主要是香薰,在美...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