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必然會推動醫學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也必然會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融合不斷加速。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
構建大健康大保健理念體系需要人們建立起健康的價值觀。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資產,而不只是個人的資產,也是社會的資產,維護健康是一種社會責任;這,還需人們要建立起健康的經濟觀,健康投資是回報最大的投資。把健康投資作為個人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健康投資作為提供公共產品、擴大內需、拉動發展的最直接增長點;這,也需要人們要建立起健康的社會觀,把全民健康作為社會發展的目標之一,構建健康型家庭、健康型社會;這,就更需要人們要建立起健康的人文觀,健康體現一種人文精神,體現了文明進步的程度。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癥以及亞健康等趨于增多。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健康是促進人民群眾全面發展的必然條件,并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疾病為主,完善國民健康的政策。
一、大健康產業發展基礎
1.提高健康服務信息化水平。制定全省統一的藥品、醫療器械編碼并逐步推廣使用,制定醫療信息交換標準。建立以身份證號碼為唯一識別號的個人健康檔案信息系統。加強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保障等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加快實現省、市、縣三級衛生信息平臺聯網運行。打破區域、體制壁壘,將各級各類健康服務主體納入信息網絡,盡快實現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積極發展網上預約掛號、在線咨詢、交流互動等健康服務。支持發展遠程影像診斷、遠程會診、遠程監護指導、遠程手術指導、遠程教育等遠程醫療。探索發展公開透明、規范運作、平等競爭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電子商務平臺。推廣低成本數字化健康設備與信息系統。
2.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引導企業、相關從業人員增強誠信意識,自覺開展誠信服務,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在業內協調、行業發展、監測研究,以及標準制訂、從業人員執業行為規范、行業信譽維護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不良執業記錄制度、失信懲戒以及強制退出機制,將健康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誠信經營和執業情況納入統一信用信息平臺。
二、產業發展特點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有很大的市場上升空間。從國家層面分析,國家和人民都越來越重視健康產業,重視人民的身體健康,“健康中國”戰略就是進一步明確大健康產業地位的國家方略,也就是說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是有著國家的政策支持的。在未來,大健康產業市場前景都將會一片向好。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健康產業逐漸占據各類創投機構的頂層設計位置,成為各方資本競相追逐、積極布局的朝陽產業,發展機遇越來越好,大健康產業也隨著競爭的激烈而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越早搶占先機將越早獲得該產業帶來的效益,包括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大健康產業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我國健康產業已經形成了營養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務、醫藥產業等成熟的產業體系,與此同時,新興業態正在不斷涌現,健康領域新興產業包括養老產業、醫療旅游、營養保健產品研發制造、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等,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膳食補充劑原材料提供商。
我國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的強大動力,毋庸置疑,它將取代引領人類"第四波"的計算機和互聯網創新,成為全球下一步發展關鍵的"第五波",進而上升為全球第一大產業。隨著人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全國城市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加速,需求劇增,未來市場前景將會非常廣闊。
圖表:2020-2022年大健康產業規模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分析得知,隨著國內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必然會推動醫學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也必然會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融合不斷加速。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綱要》是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2019年6月,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十四五期間,生物制藥、精準醫療、高端康養、遠程醫護等新型大健康業態不斷涌現,產業附加值大幅提高,個性化、智慧化的大健康服務模式創新風起云涌,健康服務與旅游、養老、體育、農業等產業廣泛結合,可穿戴設備、智能體檢設備、醫護機器人等新型健康產品層出不窮,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向縱深發展。
在中國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到,深化大健康理念,建立健康管理體系,實施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攻堅行動,推進建設大健康產業基地。加快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和“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同時,我國重視以人為本,將民眾始終放在工作中的首位。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
《健康中國行動2022年工作要點》以“大衛生、大健康”為理念,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實現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同時聚焦腫瘤、慢病、嬰幼兒、青少年等人群,實施15個重大行動,聯合政府、社會、個人協同推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
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資源,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中醫藥健康服務主要包括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但核心是以中藥相關產品為主體的健康服務供給。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藥科...
查看詳情
京津冀暴雨的應急裝備需求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地區極端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
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成為發展新模式。近日,一家名為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的公司成立,該公司是一家以從事農、林...
日前,工信部7月20日發布《2023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688億元,同比增長6.2%...
通信行業上下游公司不斷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情況。注意到,整體而言,通信行業延續了2022年的景氣度,業績持續增長。三6...
一、車載冰箱行業概況車載冰箱就是指可以在汽車上攜帶的冷藏柜。車載冰箱是近年來的國際市場上流行的新一代制冷、冷藏...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