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醬酒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以10%的產能創造了30%的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創造了40%多的白酒行業利潤。醬酒的成長與中國酒業所處的歷史階段是分不開的。
呂梁市已形成白酒產能40萬噸
目前呂梁市全市已形成白酒產能40萬噸,產量35萬噸,占中國清香型白酒的25%以上、山西省白酒的85%;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白酒企業231戶,占到全省白酒企業總數的85%;其中生產企業165戶,專營配制酒生產企業66戶;白酒產業占地方工業經濟比重達到10%左右;稅收收入占到全市稅收收入總額的10%左右。目前18戶規上企業年實現白酒營收300億元,同比增長25%,產業鏈整體實現營收400億元。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指出,白酒產業2023上半年呈現結構性復蘇態勢,由增量發展時代進入到存量競爭時代。雖然仍然存在高庫存、價格倒掛等問題,但總體上看呈現理性增長趨勢。
近年來,醬酒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以10%的產能創造了30%的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創造了40%多的白酒行業利潤。醬酒的成長與中國酒業所處的歷史階段是分不開的。醬酒的興起,首先是渠道利益在推動,賣醬酒的利潤高于賣其他香型,渠道的代理商、分銷商、零售終端、煙酒行主動向消費者推薦。
白酒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中國的白酒分為以下香型:醬香型、清香型、濃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鳳香型、兼香型、董香型、其它香型。2021上半年中國白酒產量為385.1萬千升,同比增長13%。
白酒漲價潮,產品升級提價潮,重新激起了白酒市場中高端的消費熱情。產品創新、品類創新、新思維、新商業模式的層出不窮。新老企業之間的轉換、新舊商家的變更,讓越來越多的酒企無所適從;新產品、新渠道、新概念,也讓酒企、酒商、消費者從"渠道為王""終端為王"向"心智為王""個性為王"轉變,為企業、商家注入成長動力。
跨界、新團購、新零售賦予渠道升級新動能,也打通了上下游之間的新通道,線下線上的平臺互通、平臺轉型、升級;新思維、新思想的90、00后為主的"酒二代"們。在新生代逐漸成為消費主流的背景下,二次元、三次元,甚至四次元們的消費觀念,成為越來越多酒企、酒商考慮的問題。原來的消費觀念已經成為一道天塹,擺在了所有白酒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經銷商們的面前。體驗式營銷,簡單地說就是,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和服務的更高追求。
2021年1月1日起,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正式執行,稅則第22章的稅號為2208.9020,中文列目名稱是白酒。2022年6月1日起,《白酒工業術語》正式執行,白酒主要原料須是糧谷。
2022年6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發布的《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將實施。新國標中,白酒英文名字定為“Baijiu”,這是從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層面上進一步明確了英文術語和專用語言。“Baijiu”這一具有白酒特色和中國傳統文化背景命名的使用,對于擴大中國白酒的國際影響力具有積極的作用。此前,白酒一直缺乏統一的官方英文名稱,Chinese spirits(中國白酒)、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中國蒸餾酒)、Chinese liquor(中國烈酒)等都稱為“中國白酒”,造成了海外消費者的困擾,也不利于白酒國際化推廣。
2022年7月6日,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六部門發布關于禁止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的通告。嚴禁線上線下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白酒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2年,全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累計產量為671.2萬千升,比上年減少了44.4萬千升,產量累計同比下降5.6%;月均產量為55.9萬千升。2022年12月全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74.1萬千升,比上年同月減少了9.7萬千升,同比下降8.6%,增速比上月加快3.7個百分點;日均產量為2.40萬千升。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全國白酒累計產量671.2萬千升,同比下滑5.6%。這是2017年以來全國白酒連續第六年下跌,按照這個產量的0.24%來計算,那么,2022年度中國白酒的出口額約為1.54萬千升。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白酒出口量為1.6萬千升,同比增長12.84%;出口金額為5.65億美元,同比增長22.79%——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致不足40億元,與2022年的數據大致相當。
中國白酒品牌新零售時代來臨
過去的酒廠只要打通渠道,業務就能做得很大。現在行業生態發生了很大改變,酒廠需要與消費者溝通互動,提升美譽度,才能獲得增長。是否能獲得消費者消費體驗的分享,決定了酒廠的品牌能做多大,能走多遠。從過去的渠道驅動轉向現在的消費者驅動,需要酒廠去做更多細致的工作,做圈層營銷,這意味著傳播成本、營銷成本在提高。
現在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構建"人貨場"模式,通過吸引消費者打造場景,然后實現賣貨,也就是門店+社群+新零售的模式。新零售模式將為酒企的原點人群培養、團購場景化、新產品消費頻次,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這對于酒企來說,無疑增加了競爭力。新零售是大勢所趨,是建立在消費升級和消費者高數字化的基礎之上,與互聯網逐步釋放的經濟與社會價值相匹配。
傳統酒企可以通過新零售品牌體驗中心模式進行原點消費人群培育。新零售終端將品牌文化、產品體驗、消費者教育、深度互動等功能綜合起來,讓核心消費人群和潛在消費人群與品牌深度互動,建立強鏈接。例如,行業龍頭企業五糧液緊抓消費場景、消費習慣的新變化,抓新零售發展趨勢,主動擁抱互聯網,創新推出全新門店品牌"五糧e店",正式開啟白酒制造企業的新零售商業實踐,標志著中國白酒品牌新零售時代來臨。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白酒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白酒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白酒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
查看詳情
我國聚甲醛的研制作業始于20世紀50年代,由于技術約束,原材料損耗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因素,進展非常緩慢,近年隨著...
央企研發強度推動企業價值重塑2022年,央企研發投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研發強度的穩步提升,有望帶動央企未來業績和...
核桃油行業現狀核桃油是選取優質的核桃做原料,并采用國際領先的工藝制取出來的天然果油汁,在國際市場上,核桃油被譽...
細分市場規模預計2022年合計達到550億元。其中, 無創產前篩查(NIPT) 是基因檢測最為成熟的臨床應用, 處于市場P...
今年3月份,《“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就目前中醫藥行業仍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要求,對中醫藥服務、人才隊伍、O...
現代能源指數投資機會近年來,傳統能源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投資新能源產業。“未來各類能源將取長補短,共同建設新型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