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信息安全代表性企業重點區域布局來看,上市公司區域布局呈現出了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大多數相關上市企業的布局區域僅包括了企業總部所在地及周邊輻射地區。
從工業信息安全代表性企業重點區域布局來看,上市公司區域布局呈現出了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大多數相關上市企業的布局區域僅包括了企業總部所在地及周邊輻射地區。
從企業業務產品布局來看,布局工業互聯網安全領域上市企業較多,如啟明星辰、電科網安、綠盟科技等等,具體產品包括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身份認證、風險評估及威脅檢測等;此外,不同企業在工業信息安全領域布局業務類型多樣,涵蓋軟件產品、硬件設備產品、安全解決方案及安全服務等。
工業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基礎設施是工業的核心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核設施、鋼鐵、有色、化工、石油石化、天然氣、先進制造、軌道交通、城市供水供熱以及其他與國計民生緊密相關的領域。
隨著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等技術的發展,電力、制造業、交通、石油石化、煙草、水利等行業對工業信息安全持續增長。
隨著國內工業市場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化、各類企業家對于工業信息安全問題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強,工業信息安全行業正逐步進入行業的快速增長期,各上市企業也制定了相應的發展策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工業信息安全企業發展規劃來看,“十四五”期間,工業信息安全企業將聚焦產品國產化發展任務,加大對隱私計算、云原生、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以及對工業互聯網安全、5G網絡安全的戰略性投入,開拓國內外市場,探索產業鏈上下游布局,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數據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數據泄露等事件頻發催生了巨大的安全需求。
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的大背景下,出臺《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和價值釋放,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未來將給數據安全市場帶來無限的遐想空間。
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目標到2025年,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數據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建成5個省部級及以上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攻關一批數據安全重點技術和產品。
信息安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為: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采用的技術、管理上的安全保護,為的是保護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
隨著網絡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安全的內涵與屬性不斷延伸發展,廣義上,信息安全包括網絡安全、業務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和工控安全等。
信息安全從相關技術和場景分類主要包括5大類,網絡安全、業務安全、工控安全、數據安全以及應用安全。其中網絡安全包括防火墻、IDS/IPS、UTM、VPN和CM。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信息安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信息安全行業上游主要為基礎硬件和軟件,基礎硬件包括芯片、內存等設備,基礎軟件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等;中游為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主要有硬件設備、軟件等產品,相關服務商以及集成服務提供商;下游主要為應用領域,包括政府、金融、運營商、教育等。
從具體的相關廠商來看,上游基礎硬件/軟件提供商有英特爾、高通、微軟系統、蘋果系統等廠商,中游有奇安信、深信服、天融信、奇安信、啟明星辰等著名廠商,下游包括5G、互聯網等細分市場的應用。
2022年1—8月份,我國軟件業務收入64368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較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分領域來看,1—8月份,軟件產品收入15836億元,同比增長9.2%,占全行業收入的比重為24.6%。其中,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438億元,同比增長8.4%。
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1—8月份,信息技術服務收入42103億元,同比增長10.3%,高出全行業整體增速0.5個百分點,在全行業收入中占比為65.4%。
其中,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6309億元,同比增長7.3%,占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的比重為15.0%;集成電路設計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13.8%;電子商務平臺技術服務收入6424億元,同比增長17.9%。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安全收入增速小幅提高。1—8月份,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收入1101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較1—7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
2021年我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規模達168.43億元,市場增長率達32.94%。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規模為75.7億元,較2020年增長39.96%。在政策加持、技術創新、需求升級等多因素綜合推動下,我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將繼續保持高景氣度。
從產品結構看,2021年我國工業信息安全產品類市場規模達到59億元。其中,防護類產品市場規模達到25.7億元,管理類產品市場規模達到33.3億元。約有373家國內企業涉及工業信息安全業務,同比增長17.3%。
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繁榮,賦予經濟社會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形成“新動能、新優勢”,正在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但隨著互聯網和5G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醫療、線上購物等數字化業態快速迭代,過度收集個人數據、侵害個人隱私的問題也逐步凸顯。
針對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出現的這些新現象新問題,我國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不斷完善網絡安全工作體制機制,出臺了多項舉措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決維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明顯增強。
2020年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達到718.8億元,增長率為18.2%。其中,奇安信集團安全業務以41.6億元的營業收入再次位居市場第一位,并在終端安全、安全服務市場等重要細分領域持續領跑。?
從市場格局分析,由于網絡安全成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領域持續受到資本市場重點關注,與此同時,網絡安全頭部企業爭相布局安全運營服務。
未來三年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到2023年,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1358.3億元。
政策環 境的持續優化,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領域的發展,都成為驅動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信息安全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信息安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信息安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信息安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為: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采用的技術、管理上的安全保護,為的是保護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信息安全行業...
查看詳情
智慧實驗室(Smart Laboratory)是基于分布式協同集中式統籌規劃的思想,以實驗室為基礎,結合信息技術、機器視覺、2...
8月11日,“今古集:跨越時空的湖濱大學——中國文物主題游徑業態創新研討會”在湖南岳陽舉辦,活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I...
過去5年是中國醫藥行業藥政改革不斷深入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中國創新藥風起云涌、大江大河的開篇。中國醫藥市場規模2...
西安、福州等地擬下調購房首付比據相關人士透露,近期,福州有關部門研究優化調整住房信貸政策。當前,福州限購地區根...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草甘膦市場價格單日上漲2.65%,報價約3.9萬元/噸,近一個月以來累計漲幅達52.63%。從具有“價格...
碳纖維被譽為“工業黃金”“新材料之王”,具有比強度高、比模量高、耐腐蝕、耐疲勞、耐高溫等特點,是航空航天、國防...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