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的體系化建設。國家間的科技競爭,最關鍵的是科技戰略和政策制度的競爭。在建設支撐國家發展的完整、系統的科技創新體系過程中,科技創新戰略規劃體系是重中之重。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的體系化建設,應當圍繞全球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和國際科技競爭態勢,
欲了解更多實驗室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整體化實驗室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預測報告》。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的變化,迫切需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能力。“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等成為新時期創新發展的主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優化組合成為新形勢下科技強國建設的方向。近年來,我國科技實力顯著增強,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但一些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仍然存在短板、弱項,面臨“卡脖子”的嚴峻挑戰。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堅,亟須加強體系化布局和建設,推動技術、經濟、制度體制等多元協同,促進各創新單元和創新要素高效集成、動態組合。科技創新體系化是從系統論視角出發,即從整體出發來把握科技攻關必須關注的核心問題,從而更有效率地組織、調動不同的創新主體和創新資源,以實現既定的科技創新戰略目標,整體性、結構性和有機關聯性是其本質特征。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化布局和建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
?
關鍵核心技術是指核心技術中短期內與他國存在差距、仍存在受制于人情況,中長期內能夠維護國家安全、引領未來發展并在技術鏈和產業鏈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技術,包括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關系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安全。只有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才能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列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堅,必須運用系統思維,強化體系化建設,系統深入融合多學科、多領域創新資源,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整合多方創新力量,統籌多元創新要素。
?
加強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的體系化建設。國家間的科技競爭,最關鍵的是科技戰略和政策制度的競爭。在建設支撐國家發展的完整、系統的科技創新體系過程中,科技創新戰略規劃體系是重中之重。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的體系化建設,應當圍繞全球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和國際科技競爭態勢,圍繞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挑戰,加強技術預見和研判,既要推進長中短期科技發展戰略的體系化,也要促進央地間科技發展戰略的體系化,還要實現區域間、部門間科技發展戰略的體系化。特別是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問題,如國家生物安全戰略規劃、糧食安全戰略規劃、網絡安全戰略規劃等,要盡快補齊短板和弱項。
國家知識創新體系是由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教育培訓和中介機構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動知識創新的網絡系統。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知識創新是通過科學技術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知識創造過程。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執行主體是大學和研究院所,包括國家研究機構和企業研究所的一部分。
?
對于國家而言,構建國家創新系統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創新系統是由參與創新的社會不同參與者和各類機構組成的網絡系統,通過大量互動作用,實現知識向經濟的轉化、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以實現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提升國防科技創新體系效能。科技進步法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戰略地位及作用列入法律條款,為強化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依據。目前,我局以優化國防領域實驗室體系,提升軍工科研院所創新能力為重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將完善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鼓勵各類創新主體自主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研究。同時,加強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軍工領域人才培養專項工程,依托重大科技任務和創新基地培養、發現、使用、集聚人才,與地方政府、軍地部門等開展高校共建工作,搭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同國家戰略任務對接平臺。
二是營造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生態,健全支持科技創新的保障體系。健全軍工科研項目分類管理機制,推進科研項目改革試點,探索多元化科研投入和組織管理模式。持續推進國防科技獎勵改革,進一步向基礎前沿顛覆性技術領域傾斜。加強作風學風和創新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軍工精神,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創新氛圍。
?
三是堅持開放融合,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組織協調各方創新資源和科研力量,積極推動軍工科研院所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和設施向社會開放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021年印發《促進國防工業科技成果民用轉化的實施意見》,通過明確成果轉化權益、實行激勵政策等舉措,促進國防工業科技成果和民口先進技術雙向轉移轉化,首個先進技術成果區域轉化中心在蘇州設立并掛牌運行;充分發揮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的作用,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增強航天、核等領域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圍繞深空探測、地球科學、空間科學等主題,推進實施新的國際大科學計劃。
?
建議一是加強資源統籌。加強軍民科技創新協同,把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各方優勢力量有效組織和調動起來,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
二是厚實基礎研究。要持續穩定投入,拓展支持方式,高效用好各類創新主體,久久為功,形成一批好用頂用的核心關鍵技術。
?
三是重視人才培養。要面向交叉、前沿學科和國家戰略需求方向,超前布局特色急需學科,培養一批善于解決復雜技術難題、工程創造能力強的人才隊伍。
?
四是營造良好生態。要加大國防科技領域改革,加快新機制的完善,使“破四唯”松綁減負政策真正落地,進一步消除在職稱評定、院士評選、成果評獎等方面的弊端。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整體化實驗室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預測報告
實驗室即進行實驗的場所。實驗室是科學的搖籃,是科學研究的基地,科技發展的源泉,對科技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的實驗室商業模式主要在于兩種,一種是受投資方的贊助(包括國家、企...
查看詳情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2...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c...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9...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A...
茶飲料市場分析 茶飲料主要種類產量分析隨著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茶飲料成為中國消費者最喜歡的飲料品類之一。1...
據媒體報道,高通、恩智浦、博世、英飛凌及Nordic公司宣布將共同投資組建一家芯片公司,專攻RISC-V架構,目標是通過支...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