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如何?紡織服裝是指經過紡織和制作工藝加工而成的各類服裝,包括但不限于衣服、褲子、裙子、外套、帽子、圍巾等。
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如何?紡織服裝是指經過紡織和制作工藝加工而成的各類服裝,包括但不限于衣服、褲子、裙子、外套、帽子、圍巾等。它們通常由各種纖維材料制成,如棉、麻、絲、毛、化纖等,經過染色、印花、繡花、刺繡等工藝裝飾,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穿著和美化需求。紡織服裝制造指以紡織面料為主要原料,經裁剪后縫制各種男、女服裝,以及兒童成衣的活動。包括非自產原料制作的服裝,以及固定生產地點的服裝制做。
目前,紡織服裝外貿龍頭企業加快了智能工廠的建設步伐,在紡紗、織造、縫紉、后整理、運輸及倉儲等環節全面推行智能化生產與管理。同時,企業通過對5G及數字化新技術的應用,對智能生產車間實現智能管理和智能決策,更好地適應了市場的快速反應要求。
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趨緩、市場需求疲軟、勞動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高位及全球關系緊張等因素疊加影響,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經濟運行壓力顯著,行業規模整體處于下行趨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13219個,同比增長4.5%;資產總計11418.6億元,同比下降0.6%;銷售收入為14538.9億元,同比下降1.9%;利潤總額為763.8億元,同比下降0.5%。
2021年,我國萬平米以上紡織服裝專業市場914家,市場數量同比下降1.19%;市場經營面積達到7573.69萬平米,同比下降0.59%;市場商鋪數量140.50萬個,同比下降1.19%;市場商戶數量114.20萬戶,同比下降1.12%;市場總成交額達到2.33萬億元,同比上升1.98%。2015-2021年,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總成交額年同比增速依次為2.11%、2.81%、5.12%、3.85%、-1.08%、-2.22%、1.98%,自2019年起出現連續兩年的下降,2021年,專業市場成交額重新實現增長。2021年,我國新開業萬平米以上紡織服裝類專業市場9家,較上年增加6家;新開業專業市場總投資額為30.9億元,較上年增加21.9億元;總經營面積為32.6萬平米,較上年增加16.6萬平米。
2021年,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商鋪效率為165.51萬元/鋪,同比上升3.21%;商戶效率為203.63萬元/戶,同比上升3.13%;市場效率為30705.15元/平米,同比上升2.58%。從區域看,914家專業市場中,東部地區是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行業的龍頭地區和中流砥柱,東部地區563家,占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數量的61.59%;中部地區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數量占比21.12%;西部地區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數量占比17.29%。從區域看,東部地區成交額19471.16億元,占總成交額的83.72%,同比上升3.41%;中部地區193家市場成交額2552.44億元,占總成交額的10.98%,同比上升2.06%;西部地區158家市場成交額1231.54億元,占總成交額的5.30%,同比下降4.86%。
從品類看,主營服裝和原、面(輔)料的專業市場共649家,占市場總量的71.01%,其中,主營服裝產品的專業市場485家,占比53.06%;主營原、面(輔)料的專業市場164家,占比17.94%;主營家紡的專業市場占比3.18%;主營小商品的專業市場占比6.56%。
2021年,共有23家紡織服裝類企業在滬深京三市成功上市,比上年增長27.78%,是三十年來紡織服裝類企業上市數量最多、數量增速最大的一年;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在滬深京三市新上市企業總數占比為4.39%,比上年降低了0.16個百分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紡織服裝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服裝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行業零售額也呈波動下降的趨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服裝類零售額為9222.6億元,同比下降7.5%。2022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13219個,同比增長4.5%;資產總計11418.6億元,同比下降0.6%;銷售收入為14538.9億元,同比下降1.9%;利潤總額為763.8億元,同比下降0.5%。
2022年發布的《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左右,3-5家企業進入全球產業用紡織品第一梯隊。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行業骨干企業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3%,循環再利用纖維及生物質纖維應用占比達到15%,非織造布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對行業提質增效作用明顯,行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022年在疫情反復、地緣沖突、通脹高企等多重復雜因素疊加影響下,全球經濟下行態勢明顯,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也有所加大,我國化纖行業運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油價格高位大幅波動,下游需求持續低迷,導致行業開工負荷下降,盈利壓力較為突出。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為6488萬噸,同比下降0.6%,這是近四十年來化纖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合成纖維產量占比為93.5%,人造纖維產量占比為6.5%。
各品牌2023Q3銷售勢頭良好,大量科技屬性主推新品集中上市,客流與銷售持續復蘇。一方面,李寧、安踏等國產運動品牌Q3新品陸續上新,產品設計時尚且專業科技屬性強,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另一方面,國際品牌產品上新節奏逐漸穩定,庫存有望呈現逐漸改善的趨勢。
未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將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完善的產業鏈和集群化的發展模式是未來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最有力支撐。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要加快基地建設,完善產業鏈條,夯實產業基礎。目前,全國共有71家國家級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基地內部,通過加快金融服務中心、新零售交流中心等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更好地服務和促進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紡織服裝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紡織服裝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紡織服裝是指經過紡織和制作工藝加工而成的各類服裝,包括但不限于衣服、褲子、裙子、外套、帽子、圍巾等。它們通常由各種纖維材料制成,如棉、麻、絲、毛、化纖等,經過染色、印花、繡花、刺繡等,...
查看詳情
當前,移動通信基站機房均為全封閉機房,機房內的電源設備、發射設備、傳輸設備等都是較大的發熱體。要保持機房一定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芯片作為信息社會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全球范圍內具備了戰略地位。然而,由于國際競爭的加劇和...
農村信息化是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農村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中實現普遍應用和推廣的過程。農村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
納米銀線是一種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導電性和穩定性的一維納米材料,并且,以納米銀線作為導電材料制成的透明導電薄膜具...
電解銅箔是現代電子行業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被稱為電子產品信號與電力傳輸、溝通的“神經網絡”。電解銅箔作為電子制...
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中國印刷、裝訂機械及其零件出口金額為230756.9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646.8萬美元,同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