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感技術、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采用新材料、新機理、新技術的核儀器儀表實現了高靈敏度、高適應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塊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必須加快發展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發展,核電的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十三五”期間,我國新投入商運核電機組20臺,新增裝機容量2344.7萬千瓦,商運核電機組總數達48臺,總裝機容量為4988萬千瓦,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三,2020年發電量達到世界第二;新開工核電機組11臺,裝機容量1260.4萬千瓦,在建機組數量和裝機容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核電產業關乎國家戰略,面對當前國際局勢的不斷變化,核電關鍵儀器儀表國產化愈顯重要。核電關鍵儀器儀表國產化,是一項具有較高難度的系統工程,積極推進核級儀器儀表及重要非核級儀器儀表國產化,是我國發展更安全、高效、數字化核電站的重要技術保障。
核電新項目的重啟和提高核電裝備國產化率的要求為核電儀器儀表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深度分析報告》顯示:
2023核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分析及趨勢
核儀器儀表的使用與核電站分布息息相關,全球核電核電站多集中于歐洲大陸,北美地區以及東亞沿海國家,如我國和日本,少部分位于南美等地。
儀器儀表企業應把握機遇,拓展能力,以適應新的核電建設模式,使核電儀器儀表設備制造形成產業化,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國產化水平,補齊關鍵技術短板,助力我國核電產業安全發展。
我國核電已具備良好的基礎,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形成了完整核電裝備產業鏈,具備每年生產8到10臺主設備的制造能力。
我國核儀器儀表發展規模雖然不斷擴大,但是一直存在基礎研究薄弱、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低、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等問題,高端儀器儀表、核心零部件等長期依賴進口,進出口貿易長期處以逆差的狀態。
隨著核技術在軍事領域應用的增加及近年恐怖主義對世界安全與穩定的威脅,特別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生,核安全問題日益引起全世界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加快推進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重大技術裝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農機裝備、高端醫療裝備和創新藥等“十四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持續擴大工業母機、儀器儀表、制藥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的需求。
根據國內已建成運行核電站的初步估算,設備采購費約占建設總投資45%,各類核儀表、儀器、堆內構件、各種熱交換器、箱、罐、槽、各類泵、閥、電器、過程控制系統約占設備采購費的60%,一座核電站2個百萬千瓦機組需要的儀器儀表采購金額為20億元左右,按每年平均建設5座核電站計算,預計國內核電用儀器儀表的年市場容量將在100億元左右。
“十四五”時期,有望按照每年8臺左右的建設規模和節奏推進,更寬范圍的核醫療、輻照改性等應用行業顯露出勃勃生機,將極大帶動國內裝備制造業、建筑安裝行業發展,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穩定核電產業鏈能力,帶動剩余少量關鍵設備、材料國產化攻關研制,促進創新能力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指出,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工程包含——沿海核電: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推動模塊式小型堆、60萬千瓦級商用氣冷堆、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臺等先進堆型示范;建設核電站中低放廢物處置廠;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綜合利用示范,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
全球核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呈現兩大趨勢。
第一,隨著傳感技術、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采用新材料、新機理、新技術的核儀器儀表實現了高靈敏度、高適應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塊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第二,企業形態呈集團化壟斷和精細化分工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大公司通過兼并重組,逐步形成壟斷地位,既占據高端市場又加速向中低端市場擴張,掌控技術標準和專利,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小企業則向"小、精、專、強"的方向發展,通過在細分市場上的突出優勢及跨國的合作銷售渠道,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根據國內已建成運行核電站的初步估算,設備采購費約占建設總投資45%,各類核儀表、儀器、堆內構件、各種熱交換器、箱、罐、槽、各類泵、閥、電器、過程控制系統約占設備采購費的60%,一座核電站2個百萬千瓦機組需要的儀器儀表采購金額為20億元左右,按每年平均建設5座核電站計算,預計國內核電用儀器儀表的年市場容量將在100億元左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核儀器儀表行業報告對中國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核儀器儀表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想了解關于更多核儀器儀表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核儀器儀表的使用與核電站分布息息相關,全球核電核電站多集中于歐洲大陸,北美地區以及東亞沿海國家,如我國和日本,少部分位于南美等地。目前,全球核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呈現兩大趨勢。第一,隨...
查看詳情
近年來年輕人熱衷的“密室逃脫”項目曾遍地開花,周末甚至是“一本難求”。但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行業競爭加劇,導致...
中國集裝箱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即集裝箱生產能力世界第一,集裝箱種類規格世界第一,集裝...
暖通空調領域整體節能化水平的再提升幾乎是板上釘釘。以環保冷媒普及為代表的環保綠色化發展也是暖通空調不可逆的方向...
食品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切身利益之一。本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共聚多方力量資源,共商食...
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所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資循環過程形成的彼此關聯、相互作用的統...
近年來,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新材料種類繁多、應用面廣,科技創新的復雜性高、難度大,呈現多學科...
微信掃一掃